论地理因素对云南佛教格局之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14 20:00
世界佛教系统从印度次大陆最初形成到不间断的发展、传播、演变,延绵至今已然2500多年,按流传语系和经典的记录文字来划分,由汉、藏、巴利三大语系佛教组成。云南以一省之域融汇三大语系佛教于一地,实乃因缘机巧、殊胜非常。而纵观研究领域,佛教地理研究方兴未艾,关于云南的佛教地理研究更是缺乏。本文以云南地区佛教分布传统格局之形成与地理因素的密切关系为主题,展开探讨和分析。云南佛教作为云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产生、发展、演变等关键过程中都受到了云南独特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佛教能在云南长期存在并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云南佛教系统,正是它积极适应当地环境尤其是地理环境的结果。云南佛教分布格局的形成具有浓厚的地域性特征,而这鲜明的特征又与该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息息相关。所以本文开篇第一部分旨在说明云南地理情况的特殊性,这样的环境为云南佛教格局的形成奠定了环境基础。紧接着本文第二部分在总览云南佛教情况后,分别谈到了汉传、藏传、南传三种佛教形态在云南独特的地理空间分布情况,进而探讨了三大佛教类型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特点。一个地区的文化总是一个地区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影响下的产物。云南佛教在其产生、发展、演变的各个过程中就受到了云南独特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云南佛教身上的地理环境烙印几乎无处不在。第三部分则具体说明地理因素对云南佛教格局之形成的影响,具体分析了地形、气候、聚落、经济、政治、语言和地理区域承载的文化关系这七种因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一个地区因自然造化、机缘凑巧而形成自身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搭配,这使得有缘传入该地区的外来文化形态要么与其相适应而扎下根来,要么只能在文化竞争中被淘汰而消于无形。诸地理要素的复杂组合中,某一要素的变动就可能会对一派佛教的传布、巩固和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而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因素又是紧密交织、难以割裂、互为因果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组合、持续作用下,成就了云南佛教独特的地理分布格局。
【学位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948
【部分图文】:
图 2.2 作者在 2016 年 6 月随导师调研途中摄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广场附近,图中主景是一座典型的藏式白色佛塔,后面是寺院的经堂大殿。由于笔者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调研采风的图片因手机损坏未能及时备份,故只能用这张图来代替一下。因为云南藏传佛教大型寺院的典型代表,应该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省香格里拉市的噶丹松赞林寺,属于格鲁派黄教,与图中拉卜楞寺教派属性一致,所以具有极大相似性。从周围环境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出藏传佛教
图 2.3 是作者在高中时代的 2006 年 8 月摄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县城的瓦龙总佛寺,主景为一座典型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塔,一座主塔四座小塔,四面还有小佛龛,具有典型的中南半岛建筑风格。后方为寺院大殿的一角,大殿内仅供奉有佛陀释迦牟尼一人的塑像,房子的尖顶侧面三角形区域装饰有绘画,内容是佛陀的成道法像,偏袒右肩,结跏趺坐,左手“禅定印”、右手“触地印”从周围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出南传佛教分布区域内植被的繁盛。值得一提的是,由
发展的良好局面。云南省佛教协会的会长还长期由德高望重的刀述仁先他的底色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三大派系的出家僧人和护法居士,基于宗别是佛陀崇尚智慧、慈悲为怀的高尚精神品质,能经常聚会在一起做、研讨、开会。这成为云南佛教区别于内地的一道独有的风景线,是云态多样性最生动的注解。①叙述完云南三大佛教类型地理空间分布的特点后,我们得出的直观印象显著特点的形成没有哪个方面不是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的。接下来的一地理因素的角度,分析它是如何作用于云南佛教分布格局之形成的。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3901
【学位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948
【部分图文】:
图 2.2 作者在 2016 年 6 月随导师调研途中摄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寺广场附近,图中主景是一座典型的藏式白色佛塔,后面是寺院的经堂大殿。由于笔者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调研采风的图片因手机损坏未能及时备份,故只能用这张图来代替一下。因为云南藏传佛教大型寺院的典型代表,应该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省香格里拉市的噶丹松赞林寺,属于格鲁派黄教,与图中拉卜楞寺教派属性一致,所以具有极大相似性。从周围环境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出藏传佛教
图 2.3 是作者在高中时代的 2006 年 8 月摄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县城的瓦龙总佛寺,主景为一座典型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塔,一座主塔四座小塔,四面还有小佛龛,具有典型的中南半岛建筑风格。后方为寺院大殿的一角,大殿内仅供奉有佛陀释迦牟尼一人的塑像,房子的尖顶侧面三角形区域装饰有绘画,内容是佛陀的成道法像,偏袒右肩,结跏趺坐,左手“禅定印”、右手“触地印”从周围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出南传佛教分布区域内植被的繁盛。值得一提的是,由
发展的良好局面。云南省佛教协会的会长还长期由德高望重的刀述仁先他的底色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三大派系的出家僧人和护法居士,基于宗别是佛陀崇尚智慧、慈悲为怀的高尚精神品质,能经常聚会在一起做、研讨、开会。这成为云南佛教区别于内地的一道独有的风景线,是云态多样性最生动的注解。①叙述完云南三大佛教类型地理空间分布的特点后,我们得出的直观印象显著特点的形成没有哪个方面不是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的。接下来的一地理因素的角度,分析它是如何作用于云南佛教分布格局之形成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雅克;;原始佛教地理思想及思维模式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2 江莉莉;白凯;;全球化视角下的宗教地理学研究变革与转向[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5期
3 陈宁宁;朱竑;;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外宗教地理学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4 薛熙明;朱竑;;国外宗教地理研究回顾与进展[J];人文地理;2010年03期
5 胡尧;雷达;;20世纪以来中国宗教地理研究之概况[J];知识经济;2008年01期
6 刘志庆;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J];殷都学刊;2001年01期
7 赵钦和,潘玉君;宗教地理学引论[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8 李悦铮;试论宗教与地理学[J];地理研究;1990年03期
本文编号:2883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8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