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万寿宫的节庆科仪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8 15:02
南昌西山万寿宫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道教重要流派正一派的一个分支净明道的重要活动场所。万寿宫的节庆科仪作为与民俗活动联系紧密的宗教活动也衍生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庙会活动。道教的斋醮科仪传承千年,是道教独具特色的祭祀仪式,也是一种能过代表道教思想内核的文化现象。道教科仪类目众多,本文从节庆科仪中的祈福和度亡两种科仪入手,展示了科仪的特色。结合净明道的特点,研讨节庆科仪的时代特征和功能。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道教节庆风俗的研究
2、道教科仪格式的研究
3、正一派节庆科仪研究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西山万寿宫的历史发展
一、万寿宫发展演变
二、江西当地许真君信仰
三、净明道与江西民俗文化
第三章 万寿宫节庆科仪的田野调查
一、静态要素
1 坛场布置
2 科仪文书
二、动态要素
1 踏罡步斗
2 音乐
3 掐诀
4 科仪礼仪
第四章 万寿宫节庆科仪的特征与功能
一、西山万寿宫节庆科仪的特征
1、植根民俗信仰
2、融入儒家理学
3、贴近世俗社会
4、参照人类精神
二、西山万寿宫节庆科仪的功能
1、心灵慰藉功能
2、道德教化功能
3、文化传承功能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山万寿宫庙会的宗教内涵及文化意义[J]. 张泽洪. 民俗研究. 2018(04)
[2]魏晋南北朝节日延寿求福风俗与道教文化[J]. 刘志. 西夏研究. 2011(01)
[3]正一派道教的文化象征及其社会功能——永康四路下村度亡科仪的展演[J]. 吕灵巧.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0(00)
[4]论许真君民间崇拜与文化的勾连[J]. 李星.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5]明清以来西山万寿宫的发展与“朝仙”习俗[J]. 李平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6]许逊形象的构建及其意义[J]. 許蔚.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08(00)
[7]道教的施食科仪 放焰口[J]. 周作奎,张全晓. 中国宗教. 2007(10)
[8]道教科仪音乐的宗教功能[J]. 傅利民. 中国音乐. 2007(01)
[9]上元节的起源及其民俗文化意蕴[J]. 周慧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6)
[10]法器在道人生活及斋醮科仪活动中的运用[J]. 周作奎. 中国道教. 2006(03)
博士论文
[1]斋醮科仪 天师神韵[D]. 傅利民.中央音乐学院 2002
硕士论文
[1]昆明万寿宫道教节庆的科仪研究[D]. 闫灿.云南大学 2013
[2]净明道文化的探讨[D]. 郭招丽.南昌大学 2009
[3]早期天师道斋醮仪式演变研究[D]. 邵鹏宇.兰州大学 2009
[4]明清时期江西会馆神灵文化研究[D]. 张璇.江西师范大学 2008
[5]赣南客家地区许真君信仰研究[D]. 李晓文.赣南师范学院 2007
[6]明清南昌西山万寿宫与地方权力体系的演变(1550-1910)[D]. 李平亮.厦门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71244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道教节庆风俗的研究
2、道教科仪格式的研究
3、正一派节庆科仪研究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西山万寿宫的历史发展
一、万寿宫发展演变
二、江西当地许真君信仰
三、净明道与江西民俗文化
第三章 万寿宫节庆科仪的田野调查
一、静态要素
1 坛场布置
2 科仪文书
二、动态要素
1 踏罡步斗
2 音乐
3 掐诀
4 科仪礼仪
第四章 万寿宫节庆科仪的特征与功能
一、西山万寿宫节庆科仪的特征
1、植根民俗信仰
2、融入儒家理学
3、贴近世俗社会
4、参照人类精神
二、西山万寿宫节庆科仪的功能
1、心灵慰藉功能
2、道德教化功能
3、文化传承功能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山万寿宫庙会的宗教内涵及文化意义[J]. 张泽洪. 民俗研究. 2018(04)
[2]魏晋南北朝节日延寿求福风俗与道教文化[J]. 刘志. 西夏研究. 2011(01)
[3]正一派道教的文化象征及其社会功能——永康四路下村度亡科仪的展演[J]. 吕灵巧.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0(00)
[4]论许真君民间崇拜与文化的勾连[J]. 李星.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5]明清以来西山万寿宫的发展与“朝仙”习俗[J]. 李平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6]许逊形象的构建及其意义[J]. 許蔚.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08(00)
[7]道教的施食科仪 放焰口[J]. 周作奎,张全晓. 中国宗教. 2007(10)
[8]道教科仪音乐的宗教功能[J]. 傅利民. 中国音乐. 2007(01)
[9]上元节的起源及其民俗文化意蕴[J]. 周慧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06)
[10]法器在道人生活及斋醮科仪活动中的运用[J]. 周作奎. 中国道教. 2006(03)
博士论文
[1]斋醮科仪 天师神韵[D]. 傅利民.中央音乐学院 2002
硕士论文
[1]昆明万寿宫道教节庆的科仪研究[D]. 闫灿.云南大学 2013
[2]净明道文化的探讨[D]. 郭招丽.南昌大学 2009
[3]早期天师道斋醮仪式演变研究[D]. 邵鹏宇.兰州大学 2009
[4]明清时期江西会馆神灵文化研究[D]. 张璇.江西师范大学 2008
[5]赣南客家地区许真君信仰研究[D]. 李晓文.赣南师范学院 2007
[6]明清南昌西山万寿宫与地方权力体系的演变(1550-1910)[D]. 李平亮.厦门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71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07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