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超越与人间关怀
发布时间:2017-04-16 04:24
本文关键词:生死超越与人间关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详细探讨了神仙信仰在道教与民间的不同内涵,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道教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其神仙信仰在不同的社会阶层所起的作用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如果说,道教士们可以在道教经典的阅读和道教哲理的思辨中得到理智的安慰,在道教所指出的生活境界中得到人生的情趣,那么,在民间,神仙信仰的意义在于它是作为一种生活的依据,一种在生活中解脱困厄的对象。 为证明这一点,本文从道家、道教神仙信仰的来源及其历史演变入手,揭示出道教神仙信仰的理论发展一直与中国哲学主题思潮的变化紧密相关。但是,民间的神仙信仰则始终保持了原始的人格神形象,其身份也始终保持了拯救者形象。只不过,随着世俗生活的分工日益精细,民间崇奉的神灵群体也日益扩充。 道教与民间的神仙信仰虽然出现上述分野,但二者之间同时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道教的许多神灵通过种种途径进入了民间,而当民间所崇奉的神灵影响增大后,则会为道教所吸纳,从而成为道教神仙。
【关键词】:超越 关怀 神仙信仰 互动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B95
【目录】:
- 绪论5-17
- 第一章 道家的神仙思想17-47
- 第一节 道家的原始乐园思想17-26
- 第二节 道家的神仙思想26-31
- 第三节 道家修仙理论的提出31-47
- 第二章 道教神仙信仰的建立及其理论的转型47-75
- 第一节 道教天宫的建构47-59
- 第二节 道教神仙谱系的排列59-69
- 第三节 道教神仙信仰理论的转型69-75
- 第三章 道教神仙信仰的人生超越性75-119
- 第一节 生死问题的提出75-81
- 第二节 生死超越的解决理路81-119
- 第四章 道教神仙信仰对人间社会的反照119-141
- 第一节 《太平经》的社会理想119-128
- 第二节 道教宫观与洞天福地的意蕴128-141
- 第五章 民间生活神仙信仰的功利性141-170
- 第一节 民俗活动中的神仙信仰141-153
- 第二节 民间神仙信仰的特征153-170
- 第六章 神仙信仰在道教与民间的互动170-201
- 第一节 道教神仙信仰对民间的渗透和影响170-182
- 第二节 道教对民间神仙信仰的吸纳182-196
- 第三节 神仙信仰相互渗透的后果196-201
- 结语201-204
- 参考文献204-210
- 后记21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想;;身神合一的宇宙图景——《黄庭内景经》中的系统论思想[J];邢台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明燕;王屋山地区的民间香会组织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生死超越与人间关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0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