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明清时期汾渭平原的道教

发布时间:2017-04-17 02:10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汾渭平原的道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植根于中华大地,是中华文明的结晶。道教对于中国的影响全面而深远。明清之际,面对社会剧变,道教在这一时期也有很大的变化。明清处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晚期,这是一个向着两个极端发展的时代。一方面封建专制统治继续加强并且达到了顶峰,自然经济依旧缓慢发展,思想禁锢;另一方面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且缓慢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许多实力雄厚的极具地域性的商入团体,反对专制的民主思想也涌现出来。由于这一时期官方对道教的支持减弱,道教生机不断衰竭,导致道教在社会上层的影响力严重下降。但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思潮、道教与民间信仰进一步融合使道教在这一时期世俗化的程度加深,促使道教在社会下层广泛流传,在民间影响巨大。 汾渭平原地区在道教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明清时期全真教在汾渭平原占据绝对优势,并且对汾渭平原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生活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道教与地方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汾渭平原的历史。 本文的内容包含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论述的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明清时期国家的道教管理政策、制度和相关的法令条文。通过这些政策、制度、法令条文来揭示当时道教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第三部分:明清时期汾渭平原的道教概况。从这一时期流行于此的道教流派、在此活动的著名道士,以及汾渭平原著名的道观等方面展现汾渭平原道教的生存发展情况。 第四部分:明清时期汾渭平原的道教与地方社会。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道教在此地区所产生的作用。 第五部分:总结明清时期汾渭平原道教的特点和地位。这一时期汾渭平原的道教相对而言更具保守性,且全真教的势力十分强大。同时汾渭平原的道教从全国来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对华北、西北地区的道教有领导和辐射的作用。
【关键词】:明清时期 汾渭平原 道教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5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1
  • 一、选题意义7
  • 二、研究现状7-9
  • 三、研究方法9-11
  • 第一章 明清时期的道教政策、制度和法令11-19
  • 第一节 建立道教管理机构12-14
  • 第二节 度牒制度14-16
  • 第三节 有关道教法令条文16-19
  • 第二章 明清时期汾渭平原的道教概况19-35
  • 第一节 道教教派19-23
  • 第二节 道士23-27
  • 第三节 道观27-35
  • 第三章 道教与地方社会35-45
  • 第一节 参与地方事务35-37
  • 第二节 道观经济、道教庙会37-40
  • 第三节 文化影响40-45
  • 第四章 明清时期汾渭平原的道教特点及地位45-47
  • 结语47-50
  • 引用文献50-53
  • 致谢53-54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同旭;论傅山的戏曲创作[J];晋阳学刊;2000年05期

2 王象礼;;傅山道教医学著述考[J];山西中医;2008年03期

3 刘强;道教在山西[J];文史月刊;2003年10期

4 魏兴元 ,李福庆;道教圣地北武当山[J];文史月刊;2005年11期

5 张俊峰;董春燕;;明清时期山西民间信仰的地域分布与差异性分析[J];中国地方志;2006年07期

6 张晓虹;明清时期陕西民间信仰的区域差异[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01期

7 贾发义;;山西道教历史发展特点析论[J];宗教学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慧;明代山西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磊;关中地区道教遗存建筑的历史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巍青;王常月戒律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汾渭平原的道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2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3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