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妙法莲华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20:29

  本文关键词:《妙法莲华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妙法莲华经》是一部体系庞大、内涵深刻、内容丰富,并且文字讲究的经文,从经文中我们可以理解佛教平等、因缘、因果等思想,也可以得到开悟、解脱、修行的方式与途径,让感悟者感受到生命中高华之境。通过对《妙法莲华经》佛教思想的阐释与语言特色的分析,建构一种佛教文献学的研究思路,找到宗教思想与文献学研究特征相结合的方式。即是本文撰写的宗旨。论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对《妙法莲华经》进行概述介绍,,对其经文的研究综述及其国内学者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针对其《妙法莲华经》的文学性,历史性,宗教性进行分析解读;国外日本、欧洲学者对《妙法莲华经》的文学成就做出肯定以及港台学者对将其文学性研究与宗教性研究比较分析。 第二章用文献学的方法梳理了《妙法莲华经》的流传演变的情况,分别介绍《妙法莲华经》起源与流布,文献集成,各个版本的传本以及汉译三本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妙法莲华经》研究的新发展,分析经书的文本背景。 第三章是对《妙法莲华经》的文学性研究,艺术性研究,文体研究和审美研究。在文字中找出经书对佛教文献学的贡献及意义,分别从艺术性价值,审美价值,文学性价值,理论价值以及现实意义,以及对《法华经》主要表述方式“譬喻”的研究,认为佛学理论和文学性的结合特点构成了《妙法莲华经》想象夸张的修饰手法和特有风貌。 第四章是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与佛教文献学研究,在文献学角度分析《法华经》通过对理想中西方极乐世界的描绘,描写壮大无比佛法力以及诸佛形象的塑造,使用文学性极强的描述方法与各种言说种类,为大乘经典营造了独特的,奇妙神秘的极乐境地,由此构成了佛教文献学最为伟大的篇章。
【关键词】:《妙法莲华经》 流传演变 文学研究 存在价值 佛教文献学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引言7-8
  • 第一章 《妙法莲华经》概述8-12
  • 第一节 《妙法莲华经》思想意义8-10
  • 第二节 《妙法莲华经》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第二章 《妙法莲华经》的流传和演变12-18
  • 第一节 《妙法莲华经》的起源与流布12-14
  • 第二节 《妙法莲华经》的传本,汉译本三本比较14-18
  • 第三章 《妙法莲华经》的研究及其价值18-23
  • 第一节 《妙法莲华经》的思想宗要18-20
  • 第三节 《妙法莲华经》的文学性价值研究20-23
  • 第四章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对佛教文献学贡献23-27
  • 第一节 鸠摩罗什的佛学根底23-24
  • 第二节 鸠摩罗什翻译《法华经》对中国佛教文献学的贡献24-27
  • 结语27-29
  • 参考文献29-31
  • 附录31-44
  • 后记4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茂洋;;《聊斋》的宗教美研究[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2 吴怀东;余恕诚;;论传奇小说对中晚唐诗歌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刘绯;;解读《西游记》禅宗的心性修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4 陶西坤;;王维“空灵”诗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5 勒毛;;论藏族戏剧之起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6 刘冰莉;;从边塞诗到辋川诗的转变——试析儒释道在不同时期对王维诗歌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7 杨希静;;佛教与中国诗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8 付震震;;论因果报应观念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影响[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石庆国;;浅论王昌龄之禅诗[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吴永超;;幽深清远的林下风流——王维山水田园诗审美情趣探微[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新民;高原;;岐黄文化与庆阳远古文明[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永生;王维;;岐黄文化在庆阳的传承与发展[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3 唐晓峰;;基督教在华传播应向佛教学些什么?——从谢扶雅的相关理论谈起[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4 张培锋;;诗与修道——论佛教对中唐以后中国诗观念的一种深刻影响[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5 班班多杰;;关于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关系的探析——杨士宏与班班多杰学术对话[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2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静;魏晋南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乐亭皮影的佛教因素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倪晶;三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娜;圣经文本翻译钦定现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陈华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5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陆霖霖;在当代视野下对诵读教学的重审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谢玮;“以学生为本”的小学语文低、中年级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国锋;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蔚;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案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权;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渗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妙法莲华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4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a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