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佤族寨桩的文化符号意义及价值探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08:52
在佤族的庙宇和村寨中,在日常生活、人生礼仪和节庆祭祀等民俗活动中,常能见到造型独特、粗犷朴素、材质纷呈的寨桩,既带有神秘性,又散发着亲切的人间味和民俗情。论文从佤族寨桩的成因、造型及寓意等方面深度发掘寨桩的文化符号意义,探讨佤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指出寨桩在佤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具有永不褪色的文化价值和装饰艺术价值,提升了佤族文化的凝聚力与吸引力,增强了佤族村寨成员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信心。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19,4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佤族寨桩的成因
二、寨桩的形式与寓意
(一)组合式寨桩是村寨的核心
(二)牛头寨桩是村寨的标志
(三)“丫”字形寨桩是佤族祖先的化身
三、佤族寨桩的文化符号意义
(一)彰显佤族文化内涵
(二)承载村寨群众的精神寄托
(三)维护原始的村寨治安
四、佤族寨桩的当代文化价值
(一)提升装饰艺术价值
(二)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认同感
(三)实现文化传承与提升文化软实力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佤族木鼓与木鼓舞文化的价值与传承探究[J]. 张志华.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9)
[2]佤族建筑元素融入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探索[J]. 怀康. 贵州民族研究. 2016(11)
[3]哈尼族图腾文化意涵与当代启示[J]. 王馨. 人民论坛. 2016(14)
[4]云南拉祜族图腾艺术文化底韵及艺术精神传承[J]. 刘闻捷.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3)
[5]农村春节仪式淡化的文化社会学反思[J]. 郭占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1)
本文编号:3175042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19,4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佤族寨桩的成因
二、寨桩的形式与寓意
(一)组合式寨桩是村寨的核心
(二)牛头寨桩是村寨的标志
(三)“丫”字形寨桩是佤族祖先的化身
三、佤族寨桩的文化符号意义
(一)彰显佤族文化内涵
(二)承载村寨群众的精神寄托
(三)维护原始的村寨治安
四、佤族寨桩的当代文化价值
(一)提升装饰艺术价值
(二)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认同感
(三)实现文化传承与提升文化软实力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佤族木鼓与木鼓舞文化的价值与传承探究[J]. 张志华.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9)
[2]佤族建筑元素融入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探索[J]. 怀康. 贵州民族研究. 2016(11)
[3]哈尼族图腾文化意涵与当代启示[J]. 王馨. 人民论坛. 2016(14)
[4]云南拉祜族图腾艺术文化底韵及艺术精神传承[J]. 刘闻捷.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3)
[5]农村春节仪式淡化的文化社会学反思[J]. 郭占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1)
本文编号:3175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7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