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传统宗教仪式空间生产的现代性困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0 23:17
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与族群历史、文化认同一脉相通,其仪式的强化实践素来为众人认可,透过仪式表象触及深层次的意识结构已成学界共识。研究传统宗教仪式的空间生产不仅对解析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运动具有指导价值,也能为有关宗教、文化部门提供管控参考。文章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入手,探究地处边疆山区的景颇族传统宗教仪式在面对外来宗教的空间解构、现代性引发的空间变迁、族群内部的话语争夺及旅游空间介入调控等背景下,其相应的主体实践及力量博弈,厘清空间生产的主次困境和作用机理,以传统宗教有益价值为导向,引导仪式空间生产朝凝聚族群、强化团结的目标靠拢。
【文章来源】:人文地理. 2020,35(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案例地概况和研究对象
3 景颇族传统宗教仪式空间生产的现代性困境
3.1 外来宗教对传统宗教仪式的空间分割
3.1.1“鬼灵”同“上帝”的羁绊
3.1.2“内”与“外”的交叠与分野
3.1.3“你进”与“我退”的空间博弈
3.2 传统宗教仪式符号空间同意义空间的纠葛
3.2.1 现代空间对传统空间的再生产
3.2.2 地方空间对统合空间的演绎
3.3“主体认知”与“客观环境”的二元辩证
3.3.1 文化记忆空间与个体记忆空间的交织
3.3.2 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相互建构
3.4 传统宗教仪式前台与后台空间的拉锯
3.5 旅游空间对传统宗教仪式空间的再生产
3.5.1 神圣性再生产与旅游新秩序建构
3.5.2 组织—智库—推介新空间类型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编号:3198606
【文章来源】:人文地理. 2020,35(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案例地概况和研究对象
3 景颇族传统宗教仪式空间生产的现代性困境
3.1 外来宗教对传统宗教仪式的空间分割
3.1.1“鬼灵”同“上帝”的羁绊
3.1.2“内”与“外”的交叠与分野
3.1.3“你进”与“我退”的空间博弈
3.2 传统宗教仪式符号空间同意义空间的纠葛
3.2.1 现代空间对传统空间的再生产
3.2.2 地方空间对统合空间的演绎
3.3“主体认知”与“客观环境”的二元辩证
3.3.1 文化记忆空间与个体记忆空间的交织
3.3.2 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相互建构
3.4 传统宗教仪式前台与后台空间的拉锯
3.5 旅游空间对传统宗教仪式空间的再生产
3.5.1 神圣性再生产与旅游新秩序建构
3.5.2 组织—智库—推介新空间类型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编号:3198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9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