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北平成达师范学校
发布时间:2017-04-23 15:00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北平成达师范学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成达师范学校作为近代史上穆斯林在宗教教育和新式民办教育的实践者,始终都处于当时时代的前段,因此其本身就代表着当时穆斯林教育的最新形式和最高水平,当然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的人对成达师范的实践和贡献的认同各有不同,这个可待以后商榷。 本文从穆斯林入华开始着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宗教观的指导下,利用宗教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先进理论,力求公正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穆斯林入华后的宗教教育历程,着重对其现代教育部分——以成达师范学校(下称成师)为对象的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论剖析,从中总结成师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今日的穆斯林新式教育寻找理论上的方法和现实中的出路。本文重点介绍了成师在济南艰难初创和学校迁平,又从学校迁平后遇到的历史性灾难继而转迁桂林、重庆在抗战胜利后重返北平的经过。从成师的创建、发展、壮大、兴旺至最后退出历史舞台等几个历史时期入手,从不同层面,按不同侧重较详细地介绍了成师存续期间的整个办学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和论述了成师的办学特色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结合当时中国国内穆斯林的发展状况和国外伊斯兰世界的发展动向,分析并总结成师整个办学过程中的诸多努力和实践,从中汲取有利因素,为当今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如何举办穆斯林宗教教育,如何使宗教教育和现代世俗教育有机结合,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成达师范 民国时期 北平 新式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96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选题的目的8
- 1.2 选题的学术和现实意义8-9
- 1.2.1 学术意义8-9
- 1.2.2 现实意义9
- 1.3 学术界关于成达师范的研究现状9-10
- 1.3.1 国内研究成果9-10
- 1.3.2 国外研究成果10
- 1.4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10-11
- 1.4.1 本文重点10
- 1.4.2 本文难点10
- 1.4.3 本文的创新点10-11
- 1.5 本论文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的界定11-12
- 第二章 伊斯兰教入华及中国伊斯兰教育的肇始和流变12-19
- 2.1 伊斯兰教和唐宋时期的穆斯林12-13
- 2.2 唐、宋、元时期穆斯林教育的主要形式13-14
- 2.2.1 学校教育13
- 2.2.2 家庭教育13-14
- 2.3 经堂教育的产生发展及其局限性14-16
- 2.4 辛亥革命与穆斯林政治上的觉醒16-17
- 2.5 五四运动和穆斯林文化上的觉醒17-19
- 第三章 成达师范19-34
- 3.1 成达师范的创办19-21
- 3.1.1 成达师范济南时期20-21
- 3.2 成达师范北平时期21-29
- 3.2.1 校训校歌校徽校旗22-23
- 3.2.2 师范部第一班学生毕业论文(含翻译性论文)23-24
- 3.2.3 赴埃及考察深造24
- 3.2.4 福德图书馆24-27
- 3.2.5 学术演讲27-28
- 3.2.6 成达师范课程设置28-29
- 3.3 成达师范南迁和改为国立29-32
- 3.4 成达师范重庆时期和复员北平32-34
- 第四章 成达师范贡献34-48
- 4.1 成达师范阿文专修班和阿拉伯语高等教育34-38
- 4.1.1 专修班的缘起34-35
- 4.1.2 名称的确定35-36
- 4.1.3 研究部第一班开学典礼36-37
- 4.1.4 成师迁桂后阿专班37
- 4.1.5 阿专班的最后日子37-38
- 4.1.6 阿文专修班启动了中国阿拉伯语高等教育的历史车轮38
- 4.2 成达师范与《月华》杂志38-46
- 4.2.1 创始人“刊务设计委员会”及宗旨计划39
- 4.2.2 “刊务设计委员会”及发行计划39
- 4.2.3 《月华》历任主编及主要刊登作品39-42
- 4.2.4 《月华》中的汉族作者群及代表作42-45
- 4.2.5 创办《月华》的意义及历史贡献45-46
- 4.3 成达师范与阿文活字印刷46-48
- 第五章 成达师范实践与成达师范精神48-58
- 5.1 成达师范与国民教育48-49
- 5.2 成达师范新式教育的经验49-50
- 5.3 成达师范与伊斯兰现代主义50-52
- 5.4 成达师范与穆斯林新文化运动52-56
- 5.5 成达师范精神和穆斯林文化自觉56-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3
- 附录63-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力行,唐国英;抗日战争期间桂林回教界的爱国救亡运动[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9年02期
2 朱普选;丝绸之路上的伊斯兰教[J];西北史地;1996年04期
3 杨兆钧;八十年来回族教育的回顾[J];回族研究;1991年01期
4 罗万寿;回族近代文化运动的回顾与思考[J];回族研究;1991年04期
5 刘东声;成达师范学校校史述要[J];回族研究;1993年02期
6 刘东声;成达师范学校校史述要(续)[J];回族研究;1993年03期
7 高桂莲;国外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概述[J];回族研究;1999年04期
8 鲁忠慧;日本对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概述[J];回族研究;2000年03期
9 杨文炯;文化自觉与精神渴望──都市族群研究:《开拓》,一种文化现象[J];回族研究;2001年01期
10 刘光宁;西北乡村回族社区功能演变与伊斯兰教[J];回族研究;200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北平成达师范学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2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