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四祖澄观研究 ——以人际关系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6-20 10:40
佛教作为一种发源于古印度地区的外来宗教,从其传入中国之日起,就面临着诸多文化与政治上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如何完成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任务以及如何获得中国世俗政权的合作与支持。前者依赖于佛教内部信徒之间的努力与交流;后者依赖于佛教徒与外界世俗政权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因此,对于每一个有志于佛教修行和佛教信仰传播的信徒来说,处理好自己与其他佛教徒和世俗政权之间的关系,是其一生当中的重要课题。而在唐代中后期一度实现华严宗中兴的华严四祖澄观就是此一方面的佼佼者。澄观大致生活于唐玄宗开元末年到唐文宗开成年间,虚岁一百零二岁。这段时间也是唐代佛教与政治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首先,随着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等重义理的佛教宗派逐渐衰弱,禅宗、净土宗、密宗、律宗等实践性很强的宗派开始逐渐崛起,甚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前者。其中禅宗(尤其是禅宗南宗)讲究不立文字、明心见性,重视内心的体验感悟和日常的修行实践,与天台宗、华严宗等重视经论研究的宗派相比,不太重视佛教义学上的探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反对过多地去研究表达佛教义学的经论文字,由此就引发了所谓的禅教之争。这严重影响了华严宗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成为...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研究现状
(四)论文难点与创新点
一、澄观生卒年推论
(一) 历史上关于澄观生卒年的争论
1.史书中澄观生卒年记载的矛盾
2.近现代学人对于澄观生卒年的推论
(二) 对于澄观生卒年的推论
1.对史书中关于元和末年以后澄观记载的考辨
2.对于澄观生卒年范围的确定
二、从开元年间到开成年间唐代佛教发展概况
(一) 从开元年间到开成年间佛教各派的发展变化
1.从开元年间到大历年间佛教各派的发展变化
2.从建中年间到开成年间佛教各派的发展变化
(二) 从开元年间到开成年间佛教与政权的关系
1.唐玄宗时期佛教与政权的关系
2.从唐肃宗到唐文宗时期佛教与政权的关系
三、“百岁老人”澄观人际关系探究
(一) 遍参积学,宗归华严
1.勤学早慧,游贯江左
2.北上求法,名动两京
3.南下江左,再探教门
(二) 著赞新疏,法统重光
1.思惟造疏,台僧相助
2.弘赞新疏,僧俗共襄
(三) 领袖京邑,声贯僧俗
1.六朝帝师,教门都统
2.朝臣归向,士子聆法
3.众力著述,收徒继统
四、澄观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一) 澄观人际关系的特点
1.澄观僧人关系上的包容性
2.澄观俗人关系上的适度性
3.澄观僧俗关系上的灵活性
(二) 澄观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1.唐代佛教本土化态势的影响
2.极为动荡的唐朝政局的影响
五、澄观人际关系对于华严宗发展的影响
(一) 包容性特点的影响
(二) 灵活性特点的影响
(三) 适度性特点的影响
(四) 对于小岛岱山关于澄观思想渊源说法的讨论
(五) 对于斯坦利关于安史之乱以后华严宗发展说法的讨论
结语
附录 澄观一生主要情况汇总表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罗元晓与清凉澄观[J]. 张文良. 佛学研究. 2017(01)
[2]五台山文殊信仰与华严初祖崇拜[J]. 王颂. 世界宗教研究. 2017(01)
[3]李通玄之“一真法界”思想及其对澄观的影响[J]. 刘媛媛. 五台山研究. 2016(01)
[4]唐代僧官制度考述[J]. 杨维中. 佛学研究. 2014(00)
[5]泗州开元寺僧澄观考[J]. 李小山. 兰台世界. 2011(13)
[6]唐代洹水杜羔、京兆杜羔考辨[J]. 邹福清.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7]华严“圆融”思想与盛唐佛教气象[J]. 府建明.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9)
[8]文殊应体 清凉真容——记塔院寺清凉国师澄观行实并图像碑[J]. 高明和. 五台山研究. 2008(04)
[9]清凉澄观的三圣圆融观[J]. 韩焕忠. 五台山研究. 2007(01)
[10]湛然简谱[J]. 俞学明. 佛学研究. 2003(00)
本文编号:3239039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研究现状
(四)论文难点与创新点
一、澄观生卒年推论
(一) 历史上关于澄观生卒年的争论
1.史书中澄观生卒年记载的矛盾
2.近现代学人对于澄观生卒年的推论
(二) 对于澄观生卒年的推论
1.对史书中关于元和末年以后澄观记载的考辨
2.对于澄观生卒年范围的确定
二、从开元年间到开成年间唐代佛教发展概况
(一) 从开元年间到开成年间佛教各派的发展变化
1.从开元年间到大历年间佛教各派的发展变化
2.从建中年间到开成年间佛教各派的发展变化
(二) 从开元年间到开成年间佛教与政权的关系
1.唐玄宗时期佛教与政权的关系
2.从唐肃宗到唐文宗时期佛教与政权的关系
三、“百岁老人”澄观人际关系探究
(一) 遍参积学,宗归华严
1.勤学早慧,游贯江左
2.北上求法,名动两京
3.南下江左,再探教门
(二) 著赞新疏,法统重光
1.思惟造疏,台僧相助
2.弘赞新疏,僧俗共襄
(三) 领袖京邑,声贯僧俗
1.六朝帝师,教门都统
2.朝臣归向,士子聆法
3.众力著述,收徒继统
四、澄观人际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一) 澄观人际关系的特点
1.澄观僧人关系上的包容性
2.澄观俗人关系上的适度性
3.澄观僧俗关系上的灵活性
(二) 澄观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1.唐代佛教本土化态势的影响
2.极为动荡的唐朝政局的影响
五、澄观人际关系对于华严宗发展的影响
(一) 包容性特点的影响
(二) 灵活性特点的影响
(三) 适度性特点的影响
(四) 对于小岛岱山关于澄观思想渊源说法的讨论
(五) 对于斯坦利关于安史之乱以后华严宗发展说法的讨论
结语
附录 澄观一生主要情况汇总表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罗元晓与清凉澄观[J]. 张文良. 佛学研究. 2017(01)
[2]五台山文殊信仰与华严初祖崇拜[J]. 王颂. 世界宗教研究. 2017(01)
[3]李通玄之“一真法界”思想及其对澄观的影响[J]. 刘媛媛. 五台山研究. 2016(01)
[4]唐代僧官制度考述[J]. 杨维中. 佛学研究. 2014(00)
[5]泗州开元寺僧澄观考[J]. 李小山. 兰台世界. 2011(13)
[6]唐代洹水杜羔、京兆杜羔考辨[J]. 邹福清.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7]华严“圆融”思想与盛唐佛教气象[J]. 府建明.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9)
[8]文殊应体 清凉真容——记塔院寺清凉国师澄观行实并图像碑[J]. 高明和. 五台山研究. 2008(04)
[9]清凉澄观的三圣圆融观[J]. 韩焕忠. 五台山研究. 2007(01)
[10]湛然简谱[J]. 俞学明. 佛学研究. 2003(00)
本文编号:3239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3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