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行相(ākāra)”的“品类”义与世亲三性论的定位*

发布时间:2021-06-30 21:20
  "行相(ākāra)"一词在梵文文献中一般有较稳定的两种用法:其一,指事物的"形状(或相貌)";其二,指抽象意义上的"品类(方式)"。在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中"行相"被定义为诸心、心所认取对象的一种方式。这些定义与唯识派,特别是世亲的著作,对"行相"一词的使用相容。在《三十颂》中,执受是阿赖耶识的"行相";它就是我等及法等分别的习气,但由于潜藏细微,所以其"行相"不可知。在识转变中,六识的"行相"显现为种种品类的"我""法"实体的"形象"。在《三性颂》中,"行相"及其同义词"形象(ākrti)"被使用在幻象的比喻中。分别(能遍计)作用,也就是依他起性,被比作魔术师变出的"大象形象";所分别(所遍计)的事物,也就是遍计所执性,被比作大象实体。当分别作用发生时,认识就显现出种种品类的实体"形象"以及主-客二元性;这个过程就是遍计所执。《摄大乘论》将这个过程称为"由[行]相使依他起成所遍计";并且进一步将有关"行相"的过程解释为缘名取相、生起世俗言说、增益实在对象等步骤。可见,"行相"的意义统摄了分别、所分别两面;换言之,世亲的三性论是视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为一体。 

【文章来源】:佛学研究. 2020,(01)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行相(ākāra)”的“品类”义
三、由“行相”使“依他起”成“所遍计”
四结语



本文编号:3258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58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4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