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宗教符号的功能认知:旅游者与宗教信徒的不同视角

发布时间:2017-04-27 01:09

  本文关键词:宗教符号的功能认知:旅游者与宗教信徒的不同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在旅游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学者们对朝圣是不是旅游、朝圣者是不是旅游者一直存在着争论,这种争论背后反映的是对旅游的本质是什么、旅游该怎么定义、旅游者该如何认定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因此,本文试图廓清朝圣者和旅游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旅游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符号学在旅游研究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根据符号学的观点,,旅游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各种符号的世界。旅游者通过对符号的选择与解读来获得种种体验。本文试图利用符号学的方法来研究朝圣者和旅游者在进入宗教场所时都选取了哪些符号,对这些符号是如何认知的,获得了什么样的体验,从而判定旅游者和朝圣者的关系。 本研究以汉地佛教旅游为研究背景,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参考了前人的理论划分以及中国人佛教信仰的特点,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三类人:一般游客、香客、皈依者。然后根据目的性抽样的原则,选取了20名访谈对象,对每一位访谈对象都按照事先拟定好的半结构性访谈大纲进行了1-2小时的访谈。 在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8个佛教符号,分析了三类人对这些符号的不同认知。结果发现,一般游客对宗教符号的认知充满了错解、缺解;而香客对这些符号进行认知时,错解、缺解的程度要好于一般游客;皈依者对宗教符号的认知呈现出全解的状态。对这些宗教符号的不同认知,使得三类人获得了不同的体验。 一般游客在宗教场所侧重于游览风景、品味他者文化,以获得世俗愉悦体验为主;其获得的宗教神圣体验则处于边缘位置,且主要是由寺庙庄严的氛围或者虔诚的香客、皈依者的行为所激发出来的。香客出于烧香许愿、求神佛保佑这种功利性目的来到宗教场所,他们的体验以宗教神圣体验为主,这种宗教神圣体验主要是由对神佛法力和神通的敬畏之情而激发的;香客很少在意游客的那种通过游览风景、品味他者文化而获得的世俗愉悦体验。而皈依者前往宗教场所则以修行为主要目的,获得的是神圣体验,他们受到佛菩萨所代表的精神的感召而激发出自身的神圣体验;与游客和香客相比,他们并不关注通过游览风景、品味文化所获得的世俗愉悦体验。 本文的结论是,一般旅游者是那种对异地风景、他者文化感兴趣的人,他们前往宗教场所正是出于此种目的,他们通过出游力图消除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枯燥无味,他们游览宗教圣地,在本质上,与游览其他旅游地并无二致,只是游览对象不同罢了。香客属于跨越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的“商务旅行者”,他们希望通过与神佛的沟通来达成世俗的愿望,解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顿。而皈依者则是孜孜不倦的“修学旅行者”,他们前往宗教场所,是希望通过修行和学习来明了解脱之法、成佛之道。三类人在认知上存在着差异,进而导致他们在宗教圣地所获得的体验也不同,所以,香客和皈依者属于旅行者,而不是旅游者。
【关键词】:游客 香客 皈依者 符号 认知 体验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1
【目录】:
  • 内容提要2-4
  • ABSTRACT4-8
  • 第1章 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8-16
  • 1.1 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关于朝圣者与旅游者关系的争论8
  • 1.2 走向圣地——朝圣与旅游8-13
  • 1.2.1 西方及台湾地区语境下的宗教朝圣与旅游8-12
  • 1.2.2 大陆语境下的宗教朝圣与旅游12-13
  • 1.3 解读旅游世界中的符号——符号学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13-16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16-22
  • 2.1 研究背景的确定16
  • 2.2 研究方法的选择16-17
  • 2.3 研究对象的选取17-20
  • 2.4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20
  • 2.5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20-22
  • 第3章 佛教符号的认知差异22-49
  • 3.1 出行前的符号认知22-29
  • 3.1.1 空间——圣地、寺庙22-25
  • 3.1.2 日期——佛教节日25-27
  • 3.1.3 饮食准备——斋戒27-29
  • 3.2 宗教场所的符号解读29-43
  • 3.2.1 佛像与佛29-33
  • 3.2.2 烧香33-38
  • 3.2.3 礼节——磕头与合十38-40
  • 3.2.4 佛教活动——开光40-41
  • 3.2.5 不同类型的人之间的符号互读41-43
  • 3.3 回程中的符号43-45
  • 3.4 小结45-49
  • 3.4.1 三类人对各种符号的认知差异45-46
  • 3.4.2 三类人对各种符号的看重程度46-48
  • 3.4.3 三类人的神圣体验的获得48-49
  • 第4章 结论49-54
  • 4.1 一般游客——欣赏异地风景、品味他者文化的旅行者49-50
  • 4.2 香客——跨越世俗世界与神圣世界的“商务旅行者”50-52
  • 4.3 皈依者——学习解脱人生烦恼之道的“修学旅行者”52-54
  • 第5章 本文的不足及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54-56
  • 5.1 本文的不足54
  • 5.2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54-56
  • 参考文献56-59
  • 后记59-6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秋芳;基于符号传播学的区域旅游地品牌构建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霞;成都乡村旅游体验中符号性元素的识别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宗教符号的功能认知:旅游者与宗教信徒的不同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9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1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