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明沮神魔小说中的“宝物”与社会文化

发布时间:2017-04-27 01:12

  本文关键词:明沮神魔小说中的“宝物”与社会文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封神演义》、《西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为研究中心,运用了比较分析、归类的研究方法,对明清之前的志怪小说、明清史和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宝物”进行爬梳整理,深入探讨明清神魔小说的“宝物”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论文认为明清神魔小说的大量出现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是新兴的市民阶层追求财富的价值取向的曲折反映。从文化的层面上看,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宝物”渗透着佛教宇宙观、如意观、道教的时空观、变化观等。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观念以及灵魂信仰观念,对“宝物”观念的影响至深。另外,论文还探讨了兵器文化与“宝物”的关系,认为明清时期火器和暗器的大量使用也在“宝物”中有所反映。
【关键词】:神魔小说 “宝物”宗教 明清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33;I207.4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5
  • 目录5-6
  • 绪论6-10
  • 第一章 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宝物”及其类型10-24
  • 第一节 明清神魔小说与“宝物”10-11
  • 第二节 宝物类型及其定量分析11-24
  • 第二章 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宝物”与宗教24-36
  • 第一节 “宝物”与佛教24-29
  • 第二节 “宝物”与道教29-33
  • 第三节 “宝物”与宗教空间观念33-36
  • 第三章 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宝物”与古代兵器36-50
  • 第一节 “宝物”兵器与十八般兵器36-39
  • 第二节 “宝物”与火器39-44
  • 第三节 “宝物”与暗器44-50
  • 第四章 “宝物”与中国古文化50-64
  • 第一节 葫芦“宝物”与中国葫芦文化50-52
  • 第二节 “宝物”与阴阳五行观念52-58
  • 第三节 “宝物”与灵魂信仰58-64
  • 结语64-66
  • 参考文献66-68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8-70
  • 致谢70-72
  • 个人简历72-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孔令玉;;从商业文化的发展看明清小说的丰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2 刘卫英;;古代神魔小说中的宝瓶崇拜及其佛道渊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邱春林;古代旗幡设计与“五色”观念——以戚继光的旌旗设计为例[J];东南文化;2005年04期

4 黄凌云;;《西游记》中“法宝”等若干意象的原型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周汝昌;;“金箍棒”的本义和“谱系”——古代小说中的民俗学研究举隅[J];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6 孙皓;段晴;;论“如意金箍棒”的原型及演变过程[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7 王立;;明清小说中的宝失家败母题及渊源[J];齐鲁学刊;2007年02期

8 张健;;试论“镜”俗文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扬之水;幡与牙旗[J];中国历史文物;200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明沮神魔小说中的“宝物”与社会文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9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1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