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竺昙猷传记看佛教融摄中国本土文化的三个面向
发布时间:2021-09-01 21:38
南北朝为中国佛教僧传书写的繁荣期,高僧神尼事迹的流传对于推进佛教在中国的扎根起到了重要作用。《高僧传》卷十一《竺昙猷传》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十分丰富,其中关于竺昙猷破蛊及与山神的互动、感圣和攘星的叙述,反映出佛教与中土文化之间深层互涉的三个面向,既是佛教处理自己与中土民间俗信以及道教关系所用策略的生动体现,也显露出佛教调适自己与儒家文化及政权关系的脉络。
【文章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释家神异与儒家话语:中古《五行志》的佛教书写[J]. 游自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谶纬与魏晋南北朝佛教[J]. 吕宗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3]宫亭庙传说:中古早期庐山的信仰空间[J]. 魏斌. 历史研究. 2010(02)
[4]《河图稽耀钩》妖星系统考[J]. 陈颖飞. 南都学坛. 2009(02)
[5]从六朝故事看道教与佛教进入地方社会的不同策略[J]. 吴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6]试说《隋书·五行志》中的佛教史料[J]. 严耀中. 中华文史论丛. 2007(01)
本文编号:3377735
【文章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释家神异与儒家话语:中古《五行志》的佛教书写[J]. 游自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谶纬与魏晋南北朝佛教[J]. 吕宗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3]宫亭庙传说:中古早期庐山的信仰空间[J]. 魏斌. 历史研究. 2010(02)
[4]《河图稽耀钩》妖星系统考[J]. 陈颖飞. 南都学坛. 2009(02)
[5]从六朝故事看道教与佛教进入地方社会的不同策略[J]. 吴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6]试说《隋书·五行志》中的佛教史料[J]. 严耀中. 中华文史论丛. 2007(01)
本文编号:3377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7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