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新时代道教文化现代性诠释的机与理——从萧萐父先生的学术旨趣说开去
发布时间:2021-09-06 20:02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萧萐父先生曾在四川求学任教,为当代四川哲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是萧先生一贯的学术旨趣。道教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新时代对道教文化作出现代性诠释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萧萐父先生的学术旨趣以及一些具体的科学论断出发,在学理上回答新时代对道教文化进行现代性诠释的理论依据、解读方向、以及具体途径等问题。我们认为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是道教文化现代性诠释内蕴的理论根据,同时这种诠释应以与现代科学精神相调适为解读方向,提倡仙寿合修,从医学养生学视角诠释"神仙信仰"为关键途径。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2019,(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与时偕行,革故鼎新:道教文化现代性诠释的理论根基
二、以道御术,以术显道:道教文化现代性诠释的解读方向
三、仙寿合修,以医显道:道教文化科学化阐释的独特途径
结语:挖掘道家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思想的现代性意义[J]. 盖建民. 宗教学研究. 2009(04)
[2]论陈撄宁对道教与科学之关系的调适[J]. 刘延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3]道教神仙信仰及其生命意识透析[J]. 詹石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本文编号:3388087
【文章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2019,(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与时偕行,革故鼎新:道教文化现代性诠释的理论根基
二、以道御术,以术显道:道教文化现代性诠释的解读方向
三、仙寿合修,以医显道:道教文化科学化阐释的独特途径
结语:挖掘道家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再论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思想的现代性意义[J]. 盖建民. 宗教学研究. 2009(04)
[2]论陈撄宁对道教与科学之关系的调适[J]. 刘延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3]道教神仙信仰及其生命意识透析[J]. 詹石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本文编号:3388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8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