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筵”的历史及其在常熟地区的现状考察
发布时间:2021-09-18 07:56
"茶筵"指的是太湖流域民间专门款待太姥及五通家族神灵的特殊仪式活动。该活动在明代中期即有记录,如今在太湖流域仍有大量活态遗存,涉及到宝卷、神歌、道士作法等多种民间仪式门类。梳理其历史记录的各种细节,再结合对常熟地区的田野调查,可以勾勒它在该地区的当下面貌,并将历史与现状作某种贯通理解。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茶筵的历史面目
1.“茶筵”的基本性质和名称
2.举行“茶筵”的事由
3.“茶筵”供奉的神灵
4.“茶筵”的仪式叙事
5.“茶筵”的奢靡风格及其与上方山之关系
6.“茶筵”之风屡禁不绝
二、“茶筵”在常熟地区的现状
(一) 道士系统
1.邹藏本《祭典》
(1) “发符式符官台上钱粮请圣牒” (14)
(2) “邀圣入三界圣位, 如若下马外面摆伤司台钱粮船只”
(3) “帮献送上界星宿马钱粮元宝存东岳水府起首一齐存”
(4) “中宵起大牢各案赏金花如若老爷头上赏红金花”
(5) “发外方外边摆台子, 歪 (应为还) 摆诸般物色一应搬在伤司前钱粮佛马念伤司香烛茶酒诗毕入意”)
(6) “回宵上马”
2.马藏本《茶筵科》
(1) “发符祭主上香迎神奉拜”
(2) “邀圣”
(3) “开筵”
(4) “烹风祭主上香迎神奉拜”
(5) “十献宝祭主上香迎神奉拜”
(6) “烧割”
(7) “迎座”
(8) “送圣上汤台饭圆杯祭主上香迎神奉拜”
3.王藏本《代神科》
(1) 摆案
(2) 请神
(3) 进献
(4) 宣读“保状”
(5) 送神
4.汤藏本
(1) 呈牲“保安祭主恭对圣前皈单下礼”
(2) “发符保安祭主恭对符使皈毡下礼”
(3) 邀圣“保安祭主恭对邀迎皈毡下礼”
(4) “入意”
(5) 献酒
(6) “赞神”
(7) “送圣”
(二) 宣卷系统
1.高藏本《茶筵科》
(1) “请符官请佛开四门完端下请符官”
(2) “开正卷先请灵公夫人”
(3) “待筵太姥卷讲到款待花筵从此起卷停出三牲待筵”
(4) “南歌筵前斟酒祝唱南歌‘快班’”
2.邓藏本《华筵》
(1) 请神
(2) 进献
3.翁藏本《七献》
4.余藏本《茶筵科》
(1) 请神
(2) 进献
三、总 结
1.“茶筵”的基本性质和名称
2.举行“茶筵”的事由
3.“茶筵”供奉的神灵
4.“茶筵”的仪式叙事
5.“茶筵”的奢靡风格及其与上方山之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姥宝卷》的文本构成及其仪式指涉——兼谈吴地神灵宝卷的历史渊源[J]. 陈泳超. 民族文学研究. 2017(02)
本文编号:3399774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茶筵的历史面目
1.“茶筵”的基本性质和名称
2.举行“茶筵”的事由
3.“茶筵”供奉的神灵
4.“茶筵”的仪式叙事
5.“茶筵”的奢靡风格及其与上方山之关系
6.“茶筵”之风屡禁不绝
二、“茶筵”在常熟地区的现状
(一) 道士系统
1.邹藏本《祭典》
(1) “发符式符官台上钱粮请圣牒” (14)
(2) “邀圣入三界圣位, 如若下马外面摆伤司台钱粮船只”
(3) “帮献送上界星宿马钱粮元宝存东岳水府起首一齐存”
(4) “中宵起大牢各案赏金花如若老爷头上赏红金花”
(5) “发外方外边摆台子, 歪 (应为还) 摆诸般物色一应搬在伤司前钱粮佛马念伤司香烛茶酒诗毕入意”)
(6) “回宵上马”
2.马藏本《茶筵科》
(1) “发符祭主上香迎神奉拜”
(2) “邀圣”
(3) “开筵”
(4) “烹风祭主上香迎神奉拜”
(5) “十献宝祭主上香迎神奉拜”
(6) “烧割”
(7) “迎座”
(8) “送圣上汤台饭圆杯祭主上香迎神奉拜”
3.王藏本《代神科》
(1) 摆案
(2) 请神
(3) 进献
(4) 宣读“保状”
(5) 送神
4.汤藏本
(1) 呈牲“保安祭主恭对圣前皈单下礼”
(2) “发符保安祭主恭对符使皈毡下礼”
(3) 邀圣“保安祭主恭对邀迎皈毡下礼”
(4) “入意”
(5) 献酒
(6) “赞神”
(7) “送圣”
(二) 宣卷系统
1.高藏本《茶筵科》
(1) “请符官请佛开四门完端下请符官”
(2) “开正卷先请灵公夫人”
(3) “待筵太姥卷讲到款待花筵从此起卷停出三牲待筵”
(4) “南歌筵前斟酒祝唱南歌‘快班’”
2.邓藏本《华筵》
(1) 请神
(2) 进献
3.翁藏本《七献》
4.余藏本《茶筵科》
(1) 请神
(2) 进献
三、总 结
1.“茶筵”的基本性质和名称
2.举行“茶筵”的事由
3.“茶筵”供奉的神灵
4.“茶筵”的仪式叙事
5.“茶筵”的奢靡风格及其与上方山之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姥宝卷》的文本构成及其仪式指涉——兼谈吴地神灵宝卷的历史渊源[J]. 陈泳超. 民族文学研究. 2017(02)
本文编号:3399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99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