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学视角到诠释学视角——宗教学研究中的一种方法论探讨
发布时间:2021-11-20 23:57
本文首先从现象学入手,考察宗教学研究中的局内视角(Insider)与局外视角(Outsider)及其两者的互动与融合,提出宗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立场应当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由此形成客观、公正、理性对待宗教的取径与态度。其次从诠释学出发,考量文本原义和读者释义的互动与融合,主张诠释学的立场应当是读者本位、本土化位格以及现代化视城。从此双重视角的交汇中自然引申出外来宗教中国化的必然性与合法化。
【文章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2019,3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局内人”与“局外人”两种视角的视域融合
二、文本原义与读者理解之义的视域融合
三、现象学—诠释学视角下的宗教学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信仰作为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J]. 金泽. 世界宗教文化. 2014(05)
[2]陈垣与20世纪上半期中国宗教研究的现代转变[J]. 刘贤.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03)
[3]还原与诠释:宗教田野经验的现象学考察[J]. 谢爱华. 宗教与民族. 2006(00)
[4]西方宗教学的历史回溯与未来展望[J]. 孙亦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02(03)
本文编号:3508342
【文章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2019,3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局内人”与“局外人”两种视角的视域融合
二、文本原义与读者理解之义的视域融合
三、现象学—诠释学视角下的宗教学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信仰作为宗教学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J]. 金泽. 世界宗教文化. 2014(05)
[2]陈垣与20世纪上半期中国宗教研究的现代转变[J]. 刘贤.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03)
[3]还原与诠释:宗教田野经验的现象学考察[J]. 谢爱华. 宗教与民族. 2006(00)
[4]西方宗教学的历史回溯与未来展望[J]. 孙亦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02(03)
本文编号:3508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08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