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佛教义学的兴起
发布时间:2022-01-06 14:01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义学在依次经过解经开展阶段和学派开展阶段后,到隋唐宗派兴起阶段,达到中国古代发展的高峰。但到近代,随着佛教的整体衰落,曾经繁荣的佛教宗派义学也相应没落。近现代是中国历史的特殊时期,科学人本文化席卷全球,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传统遭到空前甚至是生死攸关的猛烈冲击。佛教在这种时代大势面前,举步维艰,出路何在?在众多佛教有识之士的思考和探索中,义学的激活与复兴成为他们的基本选项。这其中的先驱首推支那内学院的欧阳竟无先生,他提出"内学"观念,所谓"结论后的研究"。另一主要倡导者是太虚法师,他提倡融贯传统后的出新,所谓"契理契机",而其弟子印顺法师则提倡"以佛法研究佛法"。他们的探索无疑在相当多方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启示,有助于开辟现代佛教义学的开展路径。现代中国佛教也在这种探索中显露出复兴的征兆。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4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佛教义学的源流
二、现代对中国佛教义学没落状况的反思
三、现代佛教义学意识的觉醒
四、现代佛教义学的开展
本文编号:3572586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4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佛教义学的源流
二、现代对中国佛教义学没落状况的反思
三、现代佛教义学意识的觉醒
四、现代佛教义学的开展
本文编号:3572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7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