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论《杂阿含经》解脱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20 15:05
  《杂阿含》是有关佛教解脱方法最重要且最根本的原典,释尊所说有关修行的方法大部分结集在《杂阿含》里。其中佛法脉络犹然可循。咋看上去《杂阿含》规模宏富,其中重复之处甚多,但仔细梳理就会发现《杂阿含》并不能说杂,可以找到其内部的联系。从解脱方法的角度入手,通过对“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缘起”“四谛”的思辨论释,建立起以“无常”“苦”“无我”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从中可以摸索出一条修行的线路。对于佛教核心的名相概念、修行方法,《阿含经》都有明确的呈现与讨论,以至于后世佛教无论如何演化,都是在这些概念、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思想的发挥创造,同时《杂阿含》自身有其独特之处,它从认识的对象、认识本身的功能,对众生存活的原因、本质进行界说,对境(认识对象、佛教义理)、行(修道)的范围系统的概括,将佛教基本概念、命题收容殆尽,其中又频频冒出大乘思想的萌芽。《杂阿含》又以自身的独特地位,把相应的名相概念按照一定修习的次序有次第、有重点的展开。《杂阿含》回到理性的认识当中,把解脱之道放在对人自身的认识之上,进而摆脱贪欲烦恼对于人的束缚。从有无的哲学命题确立“中道”观,有了理论新意。对于原始佛教的缘起观...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前期研究的基本状况
    三:研究重点、方法与主要创新
第一章 :五阴法门
    第一节:五阴名相
    第二节:五阴邪见
    第三节:无常无我、断欲成慧
第二章 :六处法门
    第一节: 根器世间
    第二节:修根正智
    第三节:诸根无常
第三章 :缘起甚深
    第一节:何为缘起
    第二节:解锁十二因缘
    第三节:中道
第四章 :四谛法门
    第一节:四谛奥义
    第二节:八正道
第五章 :禅定
    第一节:身心止息
    第二节:念的妙力
    第三节:五根、五力、七觉支的禅修
    第四节:四禅八定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印度佛教讲座:初期佛教的五阴与无我[J]. 方广锠.  佛教文化. 2004(05)
[2]原始佛教缘起无我语义下的心识论[J]. 傅新毅.  宗教学研究. 2001(04)



本文编号:3599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99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5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