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男人的祖先,女人的神

发布时间:2017-05-13 21:21

  本文关键词:男人的祖先,女人的神,,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掀起了一场广泛的民间宗教信仰重振和复兴热潮。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信众表现得尤为突出,她们对于求神拜佛,烧香祈愿的热情远高于男性。那么,女性何以会如此热衷于宗教实践活动?女性的宗教实践和男性的宗教实践有什么样的关系? 本文即是通过对贵州湄潭县群乐汉族民间宗教信仰及实践的研究来揭示其中存在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人类学田野民族志方法,通过文献收集、参与观察和个案访谈收集相关资料,并参考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最终形成自己的分析思路和结论。其大致内容如下: 当下的群乐社会中,男人的宗教实践主要围绕祖先信仰和祭祀活动,而女人则更加倾向于祖先之外的神庙信仰。这种宗教实践的差异现象是男女社会性别差异在宗教领域的投射。在男性主导的家族社会背景下,祖先信仰体系是以夫权为中心的人生意义的体现,而女性偏好于神庙信仰客观上却与她们试图摆脱这种夫权中心的人生意义重压相关联。只要这种以夫权为中心的意义重压尚在,女性的神庙信仰偏好就难改。而建国以来家族组织在形式上的衰落,以及妇女自主意识的兴起,促使女性的神庙信仰和实践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历时角度来看,当下这种宗教实践性别差异的形成是当地人祖先崇拜、冲傩和神庙信仰三种信仰形式不断演变的结果。自1950年代以来,当地由男人主导的祖先崇拜从家族性的集体信仰演变成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私人性祭祀活动,其规模和强度大大减弱。端公们操控的冲傩由一种广泛流传的驱瘟仪式蜕变成戏剧表演,并逐渐走向消解。而庙宇则由原来的公共性活动空间转变成为女人们热衷的神庙信仰活动场所,并表现出勃勃生机。笔者认为,正是前两种信仰实践的减弱和后一种的增强叠合到一起,形成了群乐社会在宗教实践领域呈现出来的性别差异现象。 而这种差异的出现与群乐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紧密相关。自1950年代以来,崇尚无神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近乎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极大地压制了传统的宗教活动。集体化的政治、经济和组织改革近乎代替了原本主导乡村社会的家族体系,使得所有的生产生活都囊括到新生国家所规制的集体秩序当中,从而导致传统宗教信仰耐以生存的基础趋于瓦解。 1980年代的改革使得中国社会从集体化重新向个体化转变,同时也使乡村社会经历了“再秩序化”过程。正是在这个再秩序化过程中,传统汉人社会男性和女性角色结构性差异的张力被放大。以至于他们因自身社会角色、经验、心态的不同而形成对事物认知结构和解释体系的差异也更为明显,进而使得男性和女性在宗教实践领域的差别突显出来。
【关键词】:群乐人 民间宗教实践 性别差异 家族 疏离感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7
  • 目录7-9
  • 绪论9-22
  • 第一节 汉人社会宗教实践中的性别差异现象9-12
  • 第二节 汉人社会民间信仰实践的性别差异研究回顾12-18
  • 一、女性的心理和情感影响其信仰实践12-14
  • 二、结构和象征领域的边缘性决定女性的信仰形式14-17
  • 三、祖先、神、鬼及其相互关系17-18
  • 第三节 本文拟论的主要问题与基本观点18-20
  • 一、群乐人的宗教实践的性别差异是基于其社会生活中的性别结构差异19-20
  • 二、神明、祖宗和鬼在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新意涵20
  • 第四节 本研究的方法和相关说明20-22
  • 第一章 群乐:一个有着共同信仰的区域22-31
  • 第一节 群乐的区位与环境22-24
  • 第二节 群乐的历史沿革与现状24
  • 第三节 三个生产队24-27
  • 第四节 群乐人的宗教传统27-30
  • 小结30-31
  • 第二章 从集体到个体:变迁视野下的群乐社会31-39
  • 第一节 集体生产与性别角色31-33
  • 第二节 从集体化到家庭化33-35
  • 第三节 宗教实践活动的变迁35-37
  • 小结37-39
  • 第三章 祖先祭祀:男人的特权39-55
  • 第一节 老人:群乐人的祖先观念39-43
  • 第二节 阴宅:老人的居住场所43-45
  • 第三节 老人的祭祀45-53
  • 小结53-55
  • 第四章 冲傩驱瘟:端公的专职55-66
  • 第一节 群乐的冲傩56-60
  • 第二节 端公与冲傩的传承60-62
  • 第三节 群乐傩戏艺术团的成立及发展62-64
  • 小结64-66
  • 第五章 神庙祈愿:女人的偏好66-117
  • 第一节 玉宝山的历史、毁坏与复建67-85
  • 一、玉宝山的历史67-72
  • 二、玉宝山的毁坏、重建及争执72-82
  • 三、玉宝山神灵体系的构建82-85
  • 第二节 玉宝山的仪式活动85-95
  • 一、作法仪式86-89
  • 二、做会仪式89-95
  • 第三节 玉宝山的信众及其组织95-115
  • 一、玉宝山信众的来源95-103
  • 二、仙[C的产生103-109
  • 三、仙[C组织及其运作机制109-115
  • 小结115-117
  • 第六章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群乐信仰体系117-124
  • 第一节 群乐男性宗教实践的式微与女性宗教实践的勃兴117-119
  • 第二节 群乐人宗教实践的性别差异是社会性别结构的投射119-121
  • 第三节 社会性别视野下神、鬼与祖先121-124
  • 结语124-128
  • 参考文献128-131
  • 附录131-135
  • 后记135-1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飞;无言的游魂——“理解自杀”札记之一[J];读书;2005年07期

2 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理解自杀”札记之三[J];读书;2005年09期

3 庹修明;“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与贵州傩戏傩文化[J];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05期

4 吴飞;;论“过日子”[J];社会学研究;2007年06期

5 王铭铭;中国民间宗教:国外人类学研究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焱;村落社区的傩仪与象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男人的祖先,女人的神,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3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63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3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