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金龙四大王信仰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2:00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金龙四大王信仰地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金龙四大王信仰是明清时期盛行于大运河区域及黄河下游一带以“捍御河患、通济漕运”为中心的民众信仰。信仰于明初随漕运的兴起而产生,明中后期,钱塘安溪被传为谢绪的家乡和成神地,此与安溪谢氏宗族的造神有关,但安溪并非信仰的起源地。 明代,金龙四大王信仰最早在兖州、徐州、淮安三府的运河及黄河一带形成中心祭祀区,以此为中心向外扩展,大运河祭祀带形成,信仰扩展至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国家敕建庙宇集中于徐州至张秋间受黄河干扰严重的运河地带。清代,大运河祭祀带庙宇更为密集,中心祭祀区南扩至扬州府。受河患影响,河南沿河地区庙宇密集,形成黄河祭祀带,河南中南部河患较少的地区庙宇甚少。安徽北部河患严重,金龙四大王信仰扩展甚广,安徽南部沿江地区庙宇集中。山西地区庙宇有所增加。 为治理黄河、保障漕运,清代国家以敕建庙宇、撰写祭文、颁发匾额、赐予封号等形式祭祀金龙四大王,皇权与神权结合,通过祭祀向下灌输祭祀理念。皂河龙王庙为雍正帝敕建,主祀金龙四大王,并非乾隆行宫。庙宇选址皂河集与此地处黄、运之间的地理位置有关。明清时期的官方祭祀和漕运官军、商人、文人、谢氏宗族等社会群体的祀神活动推动了信仰的地域扩展。信仰扩展强化了明清专制制度,影响了明清社会文化及风俗。
【关键词】:金龙四大王信仰 地域扩展 国家祭祀 民间崇拜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3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目录7-9
- 绪论9-14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9
- 二、学术史回顾9-11
- 三、概念阐释、研究内容及方法11-14
- 第一章 金龙四大王信仰起源考辩14-22
- 第一节 元代起源说商榷14-15
- 第二节 朱元璋敕封说辨伪15-17
- 第三节 金龙四大王信仰起源新考17-21
- 小结21-22
- 第二章 明代金龙四大王信仰的地域扩展与官民祭祀22-35
- 第一节 金龙四大王信仰的地域扩展22-27
- 第二节 明代官方与金龙四大王信仰27-31
- 第三节 民间巫觋与信仰整合31-34
- 小结34-35
- 第三章 清代金龙四大王信仰的地域扩展与官民祭祀35-58
- 第一节 大运河区域金龙四大王信仰的兴盛35-40
- 第二节 金龙四大王信仰在其他地区的传播40-48
- 第三节 清代官方与金龙四大王信仰48-54
- 第四节 民间的金龙四大王崇拜54-57
- 小结57-58
- 第四章 国家祭祀与地方社会:以宿迁皂河龙王庙为例58-67
- 第一节 明清运河河道变迁与皂河集地理位置58-60
- 第二节 皂河龙王庙重建与清代的国家祭祀60-62
- 第三节 乾隆南巡驻跸地及与皂河龙王庙的关系62-65
- 第四节 庙祀主神变迁65-66
- 小结66-67
- 第五章 明清时期金龙四大王信仰扩展的原因及影响67-74
- 第一节 金龙四大王信仰扩展的原因67-71
- 第二节 金龙四大王信仰扩展的影响71-74
- 结语74-76
- 参考文献76-86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8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梦飞;;明清时期苏北运河区域的金龙四大王崇拜[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胡梦飞;;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水神信仰初探——以淮安府辖区为中心[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卫文辉;民间信仰的当代建构[D];河南大学;2012年
2 何方;唐至清代“双忠”信仰的地域扩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3 刘春艳;论河神信仰的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郭学飞;明清时期水神萧公信仰地域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金龙四大王信仰地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67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