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禅宗与禅茶一味
发布时间:2017-05-15 13:12
本文关键词:南岳禅宗与禅茶一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南岳衡山是禅宗中国化形成和阐扬的圣地,文化底蕴深厚。南岳茶文化也源远流长,诗趣盎然,极富审美意境和人文情怀。南岳禅宗气韵生动活泼,与茶文化联系紧密且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南岳禅宗创新的“农禅并重”为“茶禅一味”的成熟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其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和而不同”品质使它具备了与茶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交融,最终形成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名山、名寺、名泉、名茶给南岳禅茶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地方文化烙印,赋予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名人、名僧咏茶诗更成为南岳禅茶一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岳禅宗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把历史上的茶禅文化带入了一个注重自然、和谐、灵性、气韵生动的美学意境。本篇论文以南岳禅宗与茶禅一味为中心论题,从南岳禅宗与南岳茶文化结合的历史进程入手,对南岳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南岳茶文化的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南岳禅茶一味的融合与发展及其文化表征、南岳禅宗与整个茶文化的密切关系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由此展现南岳衡山茶禅文化的独特魅力,揭示南岳禅宗在整个茶禅文化融合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南岳 禅宗 禅茶一味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94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引言8-11
- 第一章 南岳禅宗的历史渊源11-21
- 第一节 南岳衡山:禅宗形成和阐扬的圣地11-16
- 一、天下法院11-14
- 二、天下法源14-16
- 第二节 一花五叶与五叶流芳16-18
- 第三节 和而不同:南岳禅宗的文化品格18-21
- 第二章 南岳茶文化21-32
- 第一节 南岳种茶的历史21-25
- 第二节 南岳茶的文化分析25-32
- 一、南岳茶诗的美学意蕴25-31
- 1、"云里闻他笑语暄","带雨掠云摘倍多"——采茶之和谐美26-27
- 2、"中有祝融风露香","亦有灵泉一流香"——品茗之色香美27-31
- 二、近代茶事的历史底蕴31-32
- 第三章 南岳茶禅一味32-55
- 第一节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茶禅一味的传播与融合32-37
- 第二节 "揉香捋翠三更后,刚打乌啼半夜钟":茶与寺庙生活37-44
- 一、种茶与禅修37-39
- 二、名寺与名茶39-43
- 三、名寺名泉品名茶43-44
- 第三节 诗僧咏南岳茶44-52
- 第四节 茶中禅机52-55
- 一、"沩山摘茶知体用"52-53
- 二、"不须吸尽西江水,一滴曹溪味便知"53-55
- 第四章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南岳茶禅一味的美学境界55-62
- 第一节 品茶之美55-56
- 第二节 茶诗之雅56-58
- 第三节 禅意之深58-62
- 一、"和合"为禅茶结合之道58-59
- 二、"清寂"为茶禅最高境界59-60
- 三、"气韵"为茶禅美学特质60-62
- 结论62-66
- 参考文献66-69
- 后记69-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镇楚;茶禅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黄千麒;茶僧诗的渊源关系浅探[J];茶叶通讯;1994年03期
3 葛兆光;;茶禅闲语[J];读书;1990年05期
4 吴立民;中国的茶禅文化与中国佛教的茶道[J];法音;2000年09期
5 姚公澅;;北面斋茶话[J];农业考古;1991年04期
6 陈文华;论中国茶道的形成历史及其主要特征与儒、释、道的关系[J];农业考古;2002年02期
7 冯文开;北宋茶诗三重境界浅析[J];农业考古;2004年02期
8 余悦;“茶禅一味”的三重境界[J];农业考古;2004年04期
9 叶静;茶禅一味与云居山——“吃茶去”源头小考[J];农业考古;2004年04期
10 潘林荣;“茶禅一味”考辨[J];农业考古;1994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南岳禅宗与禅茶一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67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