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观音造像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9:13
本文关键词:大足石刻观音造像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足是继敦煌、云冈、龙门之后的又一佛教石窟重地,且其观音造像比其它石窟更为精美绝伦。本文着重于大足石刻的观音造像艺术的研究。文章第一章对观音造像出现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第二章第一节首先对千手观音造像按时间顺序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总的对比研究;第二节是对大足复数观音以及观音地藏合龛的研究,并与其它石窟以此形式出现的观音造像进行对比分析;第三节是对单龛形制出现的观音造像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在之前的基础上对大足观音造像的龛窟变化,观音出现的形式以及造型变化进行总结。文章的最后一章分析了特定时期出现的观音造像世俗化的美,并对其原因以及表现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足石刻 千手观音 观音地藏合龛 复数观音 世俗化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6
- 第1章 大足石刻观音造像兴建的背景6-8
- 1.1 大足石刻观音造像兴建的背景(政治经济、信仰、美学)6-8
- 1.1.1 政治经济6
- 1.1.2 宗教信仰6-7
- 1.1.3 美学7-8
- 1.2 大足石刻中观音造像的特殊地位8
- 第2章 大足石刻中观音的分类研究8-38
- 2.1 千手观音分析8-20
- 2.1.1 姿势14
- 2.1.2 面(首)数14-15
- 2.1.3 正大手及千手15-17
- 2.1.4 眷属17-20
- 2.2 大足复数观音像分析20-28
- 2.2.1 石门山第6窟20-24
- 2.2.2 北山佛湾180窟24-26
- 2.2.3 佛湾136窟转轮经藏窟26-28
- 2.3 观音、地藏合龛分析28-35
- 2.4 单龛观音像分析35-38
- 2.4.1 媚态观音35-36
- 2.4.2 水月观音36-38
- 第3章 大足观音造像世俗化的美38-41
- 3.1 大足观音世俗化原因38-39
- 3.2 大足观音世俗化表现39-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2-43
- 致谢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梅;;由大足唐宋造像内容谈妇女与宗教的关联[J];敦煌学辑刊;2006年04期
2 王惠民;;“甘露施饿鬼、七宝施贫儿”图像考释[J];敦煌研究;2011年01期
3 李翎;藏密救“六道”观音像的辨识——兼谈水月观音像的产生[J];佛学研究;2004年00期
4 王倩;;龟兹壁画中的多元民族文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5期
5 魏崴;古代四川地区密宗造像的发展及成因[J];四川文物;2002年04期
6 龙红;;论大足石刻艺术简洁与繁复的对比[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夏广兴;冥界游行——从佛典记载到隋唐五代小说[J];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金翠;隋唐造像记发愿文整理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大足石刻观音造像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6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