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石窟窟檐建筑遗迹及其年代
发布时间:2023-02-26 07:30
<正>巩义石窟位于河南省中部,北依大力山,南临伊洛河,由西至东分布有五座洞窟,均开凿于北魏晚期[1]。在洞窟外壁,后期补凿有三百余处大小不等的龛像,以北朝、唐初居多(图一)。除这些造像遗迹外,洞窟外壁尚存修建窟檐建筑时所凿的梁孔、槫槽、椽孔等遗迹,以往对此少有关注。2014年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配合巩义石窟寺保护所,对石窟整体进行了调查测绘,并重点考察了窟檐建筑遗迹。在综合辨认龛像与建筑遗迹的空间关系后发现,窟檐很可能与唐初补凿的龛像同时施工。下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窟檐建筑遗迹现状
1. 西区
2. 东区
3. 地面
二窟檐建筑年代推测
三结语
本文编号:37501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窟檐建筑遗迹现状
1. 西区
2. 东区
3. 地面
二窟檐建筑年代推测
三结语
本文编号:3750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75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