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道教与黄陂木兰传说

发布时间:2017-07-03 16:07

  本文关键词:道教与黄陂木兰传说


  更多相关文章: 木兰 木兰传说 黄陂 道教


【摘要】:木兰传说在古典文学、近现代影视、艺术等领域内的发展极为繁荣,形成三次创作的高峰,此外,木兰传说在湖北黄陂、河南虞城、安徽亳州、河北完县等地实现了地方化。其中黄陂的木兰传说自成体系,并与道教有着紧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道教典籍、口头传统三个方面。木兰及其信仰成为木兰山道教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经书保存了较为古老的木兰传说,并成为其流传和演变的重要媒介,同时道教深刻影响了木兰传说,使其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并演绎出独具特色的文本,而道教徒也成为保存和传播木兰传说的重要群体。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木兰 木兰传说 黄陂 道教
【分类号】:B958
【正文快照】: 木兰传说千古流传,自《木兰辞》始,到唐代诗歌的零星记载,宋代诗歌选集的多次收录,至明清时期形成以戏曲和小说为主要形式的第一个高峰;近现代,特别是抗战时期的戏曲、话剧、电影以木兰传说为题材,歌颂妇女解放与爱国热情,形成第二个高潮;此后影视逐渐成为木兰传说演变流传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恩君;;为弘扬道教文化而努力——记开学典礼[J];中国道教;1993年03期

2 赵克诚;;传历史之风韵 承文化之精髓 苍溪积极构建中国西武当山道教文化[J];四川统一战线;2008年03期

3 宫明礼;;威海市道协举办首届迎中秋道教文化演艺会[J];中国道教;2008年05期

4 黄信阳;访新加坡有感[J];中国道教;1993年01期

5 汤一介;道教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J];中国道教;2003年06期

6 陈全新;;道教文化中的类比思维[J];宗教学研究;2006年04期

7 ;武当山九宫之首静乐宫[J];武当;2010年04期

8 ;刊首语[J];西南航空;2010年10期

9 陈光照;;崂山的道教文化[J];风景名胜;1996年10期

10 林植汉;;闻一多与道教文化(上)[J];湖北电大学刊;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二十一世纪道教文化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张应超;;新世纪中发扬光大道教文化的思考[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马冬青;;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道教文化——在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上的致词[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盖建民;;从道教生命哲学看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5 陈娟英;;道教文化与玉皇信仰[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6 李刚;;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7 胡孚琛;;道教内丹学的西传和科学解释[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8 蒋步荣;;武夷山道教文化[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振国;;当代道教科仪与教义的互相印证[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应超;;积极引导道教更好地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章彤 实习生 姜婉冰;民俗?迷信?我们为何难以辨别[N];江苏科技报;2010年

2 记者 吴丽;我市将举办两岸三地纪念吕祖诞辰道教文化周[N];运城日报;2006年

3 记者 赖晓莉 陈蕙茹;8月 蓉城论“道”[N];成都日报;2006年

4 孙崇然;大基山与道教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毛公强邋宋娜;“崂山论道”将探究道教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黄冬 王渡生;道教文化在成都: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7 杨立志;武当山道教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肖成菊;五雷山举办首届“道教文化节”[N];张家界日报;2007年

9 黎敏;登松峰山 悟道教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记者 郑大中;上饶:道教文化源远流长[N];上饶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延刚;陈撄宁与道教文化的现代转型[D];四川大学;2005年

2 吕有云;道教政治管理之道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胡锐;道教宫观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霍克功;李西月内丹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昶;张宇初道教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陈晨;岭南黄大仙信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广义;《太平经》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丙之;汉唐巴蜀道教文化地理学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爱民;历史时期陇东地区道教文化地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香凤;龙虎山道教文化与旅游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学雁;齐云山太素宫真武造像相关历史问题推论[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5 何亮亮;试析宗教对技术的积极作用[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6 徐敏;中国近代道教文化论略(1840-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凌晨;唐代外丹文献与化学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8 许晓明;汉传道教之重构:壮族道公教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葛野;兰州白云观道教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陆霞;道教对鄂西土家族民俗图案艺术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道教与黄陂木兰传说


  更多相关文章: 木兰 木兰传说 黄陂 道教




本文编号:514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14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3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