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肇建时期美国传教士对袁世凯之复杂情感
本文关键词:民国肇建时期美国传教士对袁世凯之复杂情感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传教士 袁世凯 “二次革命” 中美关系 民国肇建
【摘要】:民国肇建之初,美国在华传教士因福音传播事业所需以及袁世凯所表现出的对基督宗教之睦善态度,遂对其抱有好感,寄予厚望,接受其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大多数传教士认为,袁世凯是其时中国领导者之中的最强有力者和最能胜任者,是最能在国家处于困境之际统领国家、给潜在混乱局面带来秩序和稳定的人,是1911年革命后挽救中国危局之最佳人选,故对其高压专制与独裁统治给予辩护,支持其镇压"二次革命"。然而,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期冀变儒教为国教,影响到基督宗教之在华传播,传教士最终对其表示出极大失望,痛惜其"帝制自为"。短短几年间,传教士经历了对袁世凯由"希望"变"失望"的复杂情感过程。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美国传教士 袁世凯 “二次革命” 中美关系 民国肇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督教与近代中美关系研究”(批准号:12BZJ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14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项目”(批准号:留金发[2014]3012) 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项目(批准号:332201412614104)的资助
【分类号】:B975;K258.2
【正文快照】: 1911年爆发于武昌之震惊世界的中国革命以及新创立之共和国家,因革命与共和政府的发动者、领导者多为“曾经求学于西方或在华之教会机构”①的基督徒,一度被美国在华传教士引以为豪。传教士将中国革命的精神领袖、共和政府首任临时大总统、同时也是基督徒的孙中山视为西方教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素萍;;美国传教士李佳白对袁世凯及辛亥革命的态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何大进;辛亥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对袁世凯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08期
3 张德明;;袁世凯与近代来华基督教[J];史学月刊;2013年08期
4 陈才俊;;1911年后美国传教士对孙中山之态度[J];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鹏;韩祥;张公政;;百年“清帝逊位”问题研究综述[J];清史研究;2012年04期
2 张德明;;袁世凯与近代来华基督教[J];史学月刊;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林林;;孙中山与基督教关系研究:回顾与评论[A];近代中国(第二十三辑)[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召圆;庚子事变前后袁世凯的政治形象与仕途升迁[D];山东大学;2012年
2 霍沁艳;尚贤堂研究(1894~1927)[D];湖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素萍;;美国传教士李佳白对袁世凯及辛亥革命的态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何大进;辛亥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对袁世凯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08期
3 王神荫;庚子辛丑年间袁世凯在山东与传教士的勾结[J];山东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6期
4 郭大松;刘本森;;袁世凯与山东义和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胡素萍;李佳白与尚贤堂——清末民初在华传教士活动个案研究[J];史学月刊;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莉莉;;19世纪美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女性形象[J];文史杂志;2007年04期
2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1999年01期
3 王翔;美国传教士笔下的海南──《棕榈之岛──海南概览》评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高黎平;晚清翻译机构与在华美国传教士[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林金水;;评《美国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州社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王春娟;;近代来华美国传教士及其中国观[J];黑龙江史志;2009年18期
7 姚彦琳;;近代美国传教士在华文化活动及客观效果论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沈弘;;天城记忆——美国传教士费佩德镜头下的清末民初的杭州[J];浙江档案;2011年07期
9 叶辛;;近代美国传教士在榕活动的文化考察及述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梁碧莹;;美国传教士与美国对华政策[J];广西社会科学;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丙仲;;1841~1860年美国归正教会在闽南地区的活动述评——读《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A];厦门博物馆建馆十周年成果文集[C];1998年
2 高黎平;;晚清在闽美国传教士西学翻译的兴与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高黎平;;晚近教科书与在华美国传教士的翻译活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傅晓微;“文化入超”与文化输出[N];文艺报;2005年
2 李闽春;浅谈我国医院发展史[N];医药经济报;2000年
3 孙迪鹏;多元乃繁荣之奥秘[N];联合时报;2011年
4 王建平;美国传教士用镜头记录下了东乡族[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峻岭;从《刮痧》和《庭院里的女人》说起[N];文艺报;2001年
6 顾农;麦高温论中国人的面子观念[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才俊;美国传教士与19世纪的中美外交关系(1830-1899)[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华;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美政治[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韩丽红;美国传教士在晚清中美关系中的角色研究(1830-1860年)[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乔原杰;美国传教士在朝鲜的地位与政治活动(1884-1905)[D];吉林大学;2012年
4 余居道;近代美国来华传教士与东方主义化的中国形象:世界体系中的意识形态霸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海涛;美国在烟台的传教事业[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明瑜;论鸡公山避暑地的形成及影响(1902~1937)[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29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29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