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宗教教化向道德教育转化的可能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7-07-17 09:08
本文关键词:论宗教教化向道德教育转化的可能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摘要】: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其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历史上及当前有很多关于宗教的发展未来,亦或宗教最终走向问题的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宗教将逐渐势微并最终灭亡,同时也有人认为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在高科技发达的时代也将长久存在,并且会成为一种超越人格化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本文拟参照明代三一教的宗教思想及其嬗变过程,对宗教与教育的关系进行详细的阐析,探求宗教最终是否将转化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教化手段,转化成为一种德育的形式,并且以这种形态长久地存在下去,伴随人类始终,以及对在宗教向教育形式转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论述。以期最终还原宗教的本质,即宗教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其社会功能,人们终究会摆脱神明系统及对各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宗教最终也将转化成为一种道德教化的形式,以教育的方式,将完成剥离后的宗教内容进行传递,在社会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在本文的第二部分,笔者对三一教的概况、发展转变的过程、其宗教思想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有明一代,三一教由一个学术团体逐渐转化成为宗教组织,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创始者林兆恩本人的价值取向对该组织的性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起初,林兆恩只是以教师的角色在三一教中研读经典、改造并融汇三教的内容。虽然林兆恩本人在早年曾反对神学信仰,反对佛教、道教崇奉的超自然的事物,鞭笞其出家的修道形式颠覆了人伦,致至亲于不顾等等反对传统宗教的形式。但是在其晚年,直至去世后,都有弟子将其神化,三一教由此不但在信仰的内容上有了实质的变化,更在组织形式上逐渐演变成了民间自创的宗教组织。此时,林兆恩也俨然成了一位神圣的教主,其地位在弟子的神化下甚至高于孔、释、老三教之主。笔者在本文中针对此现象,对其转化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社会背景环境及该组织自身因素进行剖析。从中有感,并且得出推论:三一教是在学术团体的基础上,加之教众的人数增多,组织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宗教理论神学化才最终走向了一个宗教性组织。那么,我们不禁会推断,如果在现代社会中,信众人数不断减少,,传统的宗教组织规模也不断缩小,并且我们将神学系统从宗教的内容中剥离,那么现代宗教的组织形式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其社会影响是否也会改变呢?在此篇论文中,笔者在参照三一教形式嬗变的基础上,也结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实例,区分了宗教与教育在道德观促进上的相同点,及在教化形式上的差别。试图在现代社会宗教逐渐变化的过程中,找出其发展的本质规律,找出宗教信仰与迷信盲从等信仰形式的区别。对宗教、教育的本质进行分析,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类对自身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的把握”,即宗教将逐渐脱去神圣的光圈,而更多的关注人类自身。本文试图论证了宗教最终将会以教育的形式长久存在下去,在宗教逐渐世俗化、现代化的未来,宗教将日益成为“人”的宗教,宗教的内容也将由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变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协调及人本身行为、思想的规范制约等。在论证这一命题合理性的同时,笔者也指出了其转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即转化后神灵系统的存在方式,还有信仰对象能否顺利转变等等问题,以期进一步深入研究,使这些问题的答案早日解开。
【关键词】:三一教 宗教 道德教育 转化 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1
【目录】:
- 目录4-6
- Contents6-8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1
- 第一章 综述11-15
- 1.1 古今各家关于宗教最终走向问题的认识11-13
- 1.1.1 宗教的最终存在形态11
- 1.1.2 宗教最终走向灭亡的观点11-12
- 1.1.3 宗教走向折中论12-13
- 1.2 提出个人观点13-15
- 第二章 宗教向教育形式转化的可能性,以“三一教”为例阐析15-25
- 2.1 有关“三一教”15-17
- 2.1.1 林兆恩其人15
- 2.1.2 “三一教”的渊源15-16
- 2.1.3 “三一教”的创立16-17
- 2.2 “三一教”的思想观点17-19
- 2.2.1 道一教三论17-18
- 2.2.2 三教一致论18
- 2.2.3 三教合一论18-19
- 2.3 结合“三一教”实例分析,其学术组织与宗教团体的融合19-22
- 2.3.1 “三一教”的第一次嬗变19-20
- 2.3.2 “三一教”的第二次嬗变20
- 2.3.3 两次嬗变的社会背景及原因20-21
- 2.3.4 两次嬗变带来的影响21-22
- 2.4 结合现实生活分析现阶段宗教存在的形式及其向教育形式转化的可能性22-25
- 第三章 转化中存在的问题25-36
- 3.1 “三一教”两次嬗变产生的问题25-26
- 3.2 指出宗教教化与教育的联系26-30
- 3.2.1 宗教教化与教育在道德观促进上的相同点26-28
- 3.2.2 宗教教化与教育在教化形式上的异同28-30
- 3.3 宗教教化向道德教育转化存在的现实问题30-36
- 3.3.1 神灵系统与禁欲主义30-32
- 3.3.2 信仰对象的转变32-34
- 3.3.3 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34-36
- 第四章 结语36-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42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2-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晓东;“三教合一”思潮与“三一教”——晚明士人学术社团宗教化转向的社会考察[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1期
2 刘莹莹;;浅析社会现代化对人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12期
3 卓新平;全球化与当代宗教[J];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03期
4 倪南;;宗教:有限与无限、神圣与世俗及其他[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湘;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当代宗教世俗化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52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5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