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华严宗境界概念的美学内涵

发布时间:2017-07-18 10:15

  本文关键词:华严宗境界概念的美学内涵


  更多相关文章: 华严宗 境界 真俗不二 圆融无碍 无穷无尽


【摘要】:境界是唐代华严宗提出的极具美学价值的概念,华严宗由此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审美境界理论。这个概念主要包括三层审美内涵:其一,真俗不二。中唐以来,文人园林以自适为其审美理想,即真即俗,化俗为真,充满着生命的情调。这是白居易等园林美学家在华严宗真俗不二教理影响下推崇"中隐"哲学的反映。其二,圆融无碍。华严宗以圆融无碍为其最高理想,"须弥入芥子"体现出大小无碍的华严教理。文人园林超越面积的大小之见,消解景物的真假之分,赏园者心境圆融,旷达自在。华严境界又是平等共存、彼此关联的世界,各各独立,美美与共。其三,无穷无尽。华严境界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事理上无穷无尽,幽微难测。严羽称赞盛唐诗歌之妙,称其"言有尽而意无穷",隐含华严境界的无穷性。唐五代画家以重屏入画,多重时空交织,现实与往事、短暂与永恒等体验彼此互摄,相映成趣,令人回味无穷,同样流露出华严境界的意趣。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关键词】华严宗 境界 真俗不二 圆融无碍 无穷无尽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X08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2YJC720031)
【分类号】:B83-0;B946.4
【正文快照】: 华严宗是隋唐时期盛行的佛教流派。《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唐代华严宗的理论基础,也是他们从事佛教义理建构的总纲法门。关于中国哲学与审美境界的关系,学界已有丰富而深入的探讨。然而,以往的研究多强调道家和禅宗对审美境界的影响,殊不知中国佛教各宗其实都很重视境界问题,特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增;;唐代宫廷中的乐舞活动与诗歌传唱[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王增学;;唐代徐州籍作家生平创作述略[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蒋寅;;忏悔与淡忘:明清之际的贰臣人格[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陆德海;“子美集开诗世界”新解[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罗浩刚;;论杜甫“诗圣”誉称在明代的逐步确立[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张葳;;赵郡李氏“三祖”小考[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5年00期

7 李盈盈;;思闪如电 诗疾如飞——杜甫、陆游两首七律比较赏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8 魏琳;;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不同地域文化特色[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9 高卫红;;论白居易“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刘少坤;李立臣;王宏力;;管窥杜甫秦州五排之新变[J];前沿;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朱燕秋;;中西方悼亡诗的美学比较[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4 黄铁苗;;节约规律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5 吴在庆;;试论唐代三个时期对风雅传统的倡言呼唤[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6 周然毅;;禅宗审美观与中国审美理想的嬗变[A];东方丛刊(1998年第1辑 总第二十三辑)[C];1998年

7 孙尊章;徐凌;;“不以其道得之”再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甘生统;;吴楚文化与皎然诗学[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9 孙启祥;;“路异明水县”析疑[A];杜甫研究论集——中国杜甫研究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魏耕原;;杜甫:从日常来的诗史[A];杜甫研究论集——中国杜甫研究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文凤;;当代中国大陆的华严宗[J];中国宗教;2011年10期

2 任~|愈;华严宗思想略娭[J];哲学研究;1961年01期

3 俞成义;;方东美华严宗义理探析——兼谈和谐社会建设[J];宗教学研究;2006年01期

4 祁志祥;;论华严宗以“十”为美的思想倾向[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6期

5 李安泽;;“广大和谐的哲学”——方东美的华严宗哲学探究[J];哲学研究;2007年11期

6 姚卫群;华严宗与般若中观思想[J];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04期

7 贾世春;华严宗祖庭──至相寺[J];法音;1998年06期

8 孟令兵;论熊十力哲学体系中的华严宗思想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03期

9 刘孟骧;华严宗温和形而上学佛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李玉芳;张云江;朱丽晓;;唐君毅钟情于华严宗哲学之原因初探[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纲纪;;唐代华严宗与美学[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2 赵一悌;;汉传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九年)[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连冬;唐代华严宗“唯心”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续腾;华严宗教理思想的形成[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7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57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0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