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中伊文明友好交往与交往智慧的几点提示

发布时间:2017-07-18 22:19

  本文关键词:中伊文明友好交往与交往智慧的几点提示


  更多相关文章: 情感寄托 上善若水 易中天 深层思考 性格特征 如水 中国穆斯林 伊斯兰国家 沟通问题 国家战略


【摘要】:正2013年5月,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北大的一场讲座中,将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果断地排到了世界第一等文明的前三位,并用油、奶和水来比喻三种文明的存在状态,这一判断和比喻引起了当时学界乃至普通民众的密切关注、广泛讨论和深层思考。水化万物、上善若水,对于中华文明如水的精巧比喻,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情感寄托和生存理想。笔者初感,中伊文明有可能基于这样一种"新的论调"而出现更高层次的沟通与交往。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情感寄托;上善若水;易中天;深层思考;性格特征;如水;中国穆斯林;伊斯兰国家;沟通问题;国家战略;
【分类号】:B968
【正文快照】: 2013年5月,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北大的一场明冲突论”的大帽子,并为当代中国崛起背景讲座中,将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下的大外交与大合作提供了及时的“兴奋剂”果断地排到了世界第一等文明的前三位,并用和“营养素”。随着“一路一带”国家战略的油、奶和水来比喻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华;;情义空间与情感寄托[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2 徐盈;;唐代重阳诗作的情感寄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4期

3 巴可成;情感寄托(创作谈)[J];朔方;1998年02期

4 王宁;;论白蛇故事演变中蕴含的情感寄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4期

5 刘文可;;人生的三种寄托[J];新一代;2010年12期

6 崔振明;;母亲的元宵[J];北大荒文学;2000年05期

7 黄梦斯;;稀奇,艺术品的传情与达意[J];缤纷;2012年06期

8 郭立秀;;偶感[J];教育与职业;2003年22期

9 刘庄;;在心海中扬帆[J];五台山;2009年10期

10 陈敦;;音乐与色彩[J];福建艺术;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艳鸽;黄盈:“枣树不是一棵树,它是一种情感寄托”[N];中国艺术报;2014年

2 武汉公务员 易国祥;舍不得释放“母爱”,是心存大爱[N];长江日报;2012年

3 邢健健;我画画是因为喜欢[N];美术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宇鑫;编织坊专教“温暖”牌毛活[N];北京日报;2008年

5 王静;探寻审美文化真谛[N];光明日报;2003年

6 岳永琴;单亲孩子需要怎样的关爱和教育[N];中国石油报;2003年

7 宋PrPr 本报记者  柴雅晶;百年之根 城市之魂[N];黑龙江日报;2006年

8 黄宏;诗词枕上的“寄情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周波;校园养宠该不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马龙生;长城“暂不修复刻痕”的多重理性[N];华夏时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兰芳;寄情于物[D];云南艺术学院;2015年

2 方白玲;神圣与世俗—临湘市聂市镇“夜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60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60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0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