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净圆融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00:22
本文关键词:贤净圆融之研究
【摘要】: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净土法门逐渐融合各宗思想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净土法门融合华严思想的历史、教义、经典等内容,共分三章叙述。 第一章贤净融合思想之研究。略述华严宗和净土宗及两宗在历史上的逐步交汇情况,然后阐述明末中国佛教的整体衰败情况,展现当时狂禅之风盛行、佛教前途堪忧的状况。莲池袜宏于此时应运而出,终生弘扬踏实笃行的净土法门,力图改变佛教现状。他弘扬净土所用的教理基础是建立在华严思想上的,本文称之为贤净圆融思想。他成功运用贤净圆融思想提升净土法门的地位,融通禅净之间隔阂,引导佛教徒全心皈依净土法门。其贤净结合道路得到了同时代乃至后世的普遍认可,不仅是导致净土法门达到空前兴盛的重要原因,也对中国佛教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贤净圆融思想在袁宏道、为霖道霈、彭际清等人的继承和发扬下完全成熟,其继承了中国佛教独有的圆融特质,是圆融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二章贤净圆融思想略述,叙述贤净圆融思想的具体内容。第一节判教论,叙述如何运用华严宗的理论对净土宗进行褒扬式的判教。从时间维度上判定,,净土法门属于佛陀说法的第一时间“日出先照时”,并贯穿于三时教中;从教义层次上判定,净土法门属于“圆教”和“顿教”,和《华严经》同为佛陀最圆满的教法。第二节阐述教理,融通华严净土理论。从华严圆融教义出发,华严宗“一真法界”和净土经典中的“是心是佛”理论之间是圆融无碍的;阿弥陀佛与毗卢遮那佛、极乐净土与华藏世界,都是互融互摄无差别的。第三节叙
【关键词】:贤净圆融 圆融 华严 净土 普贤行愿品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94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绪论8-10
- 第一章 贤净融合之研究10-27
- 第一节 华严与净土思想的逐步交汇10-16
- 一、华严宗与净土宗略述10-11
- 二、华严与净土思想的逐步交汇11-13
- 三、贤净圆融思想产生的时代要求13-16
- 第二节 贤净圆融思想的成熟16-22
- 一、以莲池yi宏的著作为标志16-17
- 二、贤净圆融思想的继续发展与实践17-22
- 第三节 对贤净圆融思想之评价22-27
- 一、作为中国佛学特质的圆融精神及在贤净二宗中的体现22-24
- 二、贤净圆融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佛教的圆融特质24-26
- 三、对贤净圆融思想之批判26-27
- 第二章 贤净圆融思想略述27-51
- 第一节 判教27-31
- 一、三时判27-28
- 二、五教判28-31
- 第二节 教理31-37
- 一、一真法界与“是心是佛”31-33
- 二、弥陀全体遮那33-35
- 三、极乐不离华藏35-37
- 第三节 修行37-47
- 一、信:起圆信37-40
- 二、愿:普贤大愿40-43
- 三、行:华严念佛43-47
- 第四节 果证47-51
- 一、普贤愿王与临终接引47-49
- 二、华严一生圆满与往生得不退转49-51
- 第三章 《普贤行愿品》研究——贤净圆融思想之关键51-63
- 第一节 《普贤行愿品》概述51-53
- 第二节 《普贤行愿品》为《华严经》之旨归53-56
- 一、以经题来理解53-54
- 二、通过“普贤”之意义理解54-55
- 三、联系全经内容来理解55-56
- 第三节 《普贤行愿品》为贤净思想会通之关键56-59
- 一、会通净土宗之文本基础56-57
- 二、贤净思想之会通点57-58
- 三、解决贤净之诤论58-59
- 第四节 《普贤行愿品》如何成为净土宗根本经典59-63
- 结语63-64
- 参考文献64-66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66-68
- 后记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佛日;净土法门实似论[J];法音;1995年08期
2 陈兵;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565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65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