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语境下苗族“接龙”仪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08:13
本文关键词:旅游语境下苗族“接龙”仪式研究
【摘要】:湘西苗族的“接龙”仪式是一种为保佑氏族繁盛、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的传统宗教祭祀仪式,又称“然戎”“西戎”和“让戎”。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旅游语境之下,湘西苗族的接龙仪式与传统意义上的仪式又有着明显的区别。现代旅游语境之下的苗族接龙仪式,,这种被展演的东西要在具有现代观念的人群中被更多的人接受,就不得不要考虑到受众者的心理需求,这势必会造成仪式本身的变化,苗族接龙仪式的目的已经不是仪式的本身,仪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若有若无的“背景”。他们的目的是通过举行接龙仪式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外界人所知,让自己生活的那个农村走向更大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接龙仪式已经成为了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和一个民族独特的风俗展演。 本文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湘西苗族接龙仪式进行的初步研究。主要是运用人类学仪式理论和宗教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等理论,借助苗族“接龙”仪式的舞蹈、祭品、祭坛、服饰、祭词、过程等等各方面,比较探讨了现代旅游语境之下湘西苗族的“接龙”仪式与传统状态下的“接龙”仪式的不同文化内涵。从而得出旅游语境之下的苗族接龙仪式原因由传统上的生产生活领域、生殖领域的原因转变为追逐经济利益、为提升知名度、为提高组织管理者的威信等;特征由传统上的宗教祭祀性、浓郁的象征意蕴、民间艺术审美性特征转变为原生性形态的变化、社会身份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及现代艺术性的加强;功能也由传统上的宗教祭祀、历史文化记载、人际交往、规范教化等功能转变为经济发展功能、娱乐交流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 本文通过对苗族“接龙”仪式在不同状态下的原因、特征和功能的对比分析,试图呈现出一个崭新的仪式分析个案,为我们今后了解和研究湘西苗族民族民间文化做一个探索,同时也为苗族的民族民间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产业规划下的发掘和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苗族接龙仪式 原因 特征 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章 绪论8-14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一、研究背景8-9
- 二、研究意义9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9-13
- 一、国外仪式研究综述9-10
- 二、国内仪式研究综述10-13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大龙洞村田野调查点介绍14-19
- 第一节 大龙洞村的自然地理环境14-16
- 一、地理地形及村寨建制14-15
- 二、面积、人口与物产15
- 三、村寨组织与管理15-16
- 四、苗语的通用16
- 第二节 大龙洞村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16-19
- 一、自然旅游资源16-17
- 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17-19
- 第三章 旅游语境下苗族“接龙”仪式的原因分析19-28
- 第一节 传统上苗族接龙仪式的原因19-22
- 一、生产、生活领域19-20
- 二、生殖领域20-22
- 第二节 旅游语境下苗族接龙仪式的原因变化22-28
- 一、追逐经济利益23-24
- 二、提升知名度24-26
- 三、提高组织管理者的威信26-28
- 第四章 旅游语境下苗族“接龙”仪式的特征分析28-39
- 第一节 传统上苗族接龙仪式的特征28-31
- 一、宗教祭祀性28-29
- 二、浓郁的象征意蕴29-31
- 三、民间艺术审美性31
- 第二节 旅游语境下苗族接龙仪式的特征变化31-39
- 一、原生性形态的变化32-36
- 二、社会身份与社会结构的变化36-37
- 三、现代艺术性的加强37-39
- 第五章 旅游语境下苗族“接龙”仪式的功能分析39-50
- 第一节 传统上苗族接龙仪式的功能39-43
- 一、宗教祭祀功能39-40
- 二、历史文化记载功能40-41
- 三、人际交往功能41-42
- 四、规范教化功能42-43
- 第二节 旅游语境下苗族接龙仪式的功能变化43-50
- 一、经济发展功能43-45
- 二、娱乐休闲功能45-46
- 三、文化传播功能46-50
- 结论50-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7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57-58
- 附录 A 图58-59
- 附录 B 访问提纲59-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明君;徐锋;;湘西苗族银饰小览[J];民族论坛;2007年08期
2 聂元松;;永不停息的舞步——石顺民的苗族鼓舞生涯[J];民族论坛;2010年01期
3 李炳泽;;苗族,我自由的民族[J];中国民族;1988年05期
4 程方平;《苗族文化与屈赋》序[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3期
5 刘芳;苗族的竹崇拜与芦笙文化[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曾丽琼;;马关苗族“花山节”及其文化内涵[J];今日民族;2011年03期
7 杨冯磬;;苗族叙事诗《仰婀莎》的口头叙事探析[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8 蒲亨强;;论苗族婚俗对苗歌特质之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9年04期
9 潘洪波;贺培全;刘秀
本文编号:567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567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