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隋唐佛教中的圆融思维
发布时间:2017-08-01 23:08
本文关键词:论隋唐佛教中的圆融思维
【摘要】: 本文在回顾学术史的基础上,,力图对圆融思维的内涵、体现 和历史意义作一简要论述。全文分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第一,圆融思维是隋唐佛教(主要指天台宗和华严宗)特有的、 赖以创宗和构建宗教理论体系的思维方式。它以相破相成 为过程项,以相即相入为关系项,以圆满自足为模态项, 以融通无碍为目的项。由此,它是一种成熟的、具有相当 调和色彩的超越性思维方式。 第二,印度佛教宗派之间在理论上就存在尖锐对立,待其传入中 土后又与中土传统形成紧张关系。这两方面的情况构成了 圆融思维产生的必要条件;印度佛教和中土传统共同为圆 融思维提供了有益养分,催生了兼具二者特色的圆融思维, 隋唐时代统一稳定、民族融合日益加强的封建大帝国为圆 融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确保了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这些就 构成了圆融思维产生的充分条件。 第三,隋唐佛教的理论体系在四个层面上较为鲜明地体现了圆融 思维的特色,即本体论层面圆融本质与现象、一般与个别、 整体与部分等;认识论层面圆融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 识活动;修行方法层面圆融止观、定慧;判教理论层面圆 融佛教内部各宗派及儒释道三教。 第四,本文分别从文化交往、历史定位、价值判断对圆融思维提 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0
【分类号】:B948
【目录】:
- 一、 圆融思维的定义5-9
- 二、 圆融思维的形成条件9-14
- (一) 圆融思维形成的必要条件9-12
- (二) 圆融思维形成的充分条件12-14
- 三、 隋唐佛教中的圆融思维14-30
- (一) 本体论层面的圆融思维15-23
- (二) 认识论层面的圆融思维23-25
- (三) 修行方法层面的圆融思维25-28
- (四) 判教理论层面的圆融思维28-30
- 四、 关于圆融思维的若干思考30-43
- (一) 强与弱的结盟:文化交往中的圆融思维30-32
- (二) 经与纬的邂逅:圆融思维的历史定位32-34
- (三) 光与影的追逐:圆融思维的价值悖论34-4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国君;唐宋诗学“圆融”范畴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06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06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