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他起性的空与不空——大乘“空有之争”辨微
发布时间:2017-08-07 19:12
本文关键词:依他起性的空与不空——大乘“空有之争”辨微
【摘要】:中观与唯识之间的"空有之争"在佛教史上延展千数百年,众说纷纭,迄今仍无公断。本文从解释视域的交叉、变更与切换角度,通过深入分析考察内中所涉几个关键概念在名义层面可能达成的共许及实际意义上的深细差异,以此显明,大乘根本两支间所谓的"空有之争"其实并非源于和朝向同一个问题,因而并非是对同一问题的非此即彼互相矛盾的两种观点,而是各依自身教门的特定视角所开显的不同解释视域,彼此之间不但不构成冲突,而且在其各自不同的道说中正隐秘性地含摄着对方教门的意趣,故而其相攻相破实际上乃是充分开显彼此教门本真意义的一种相互助成。
【作者单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关键词】: 中观 唯识 依他起性 自性 空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进入正题的讨论之前,我们先借助格式塔心理学中的“鸭兔”这一人所孰知的完形图案作一点准备性的说明。“鸭兔”图案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经验的一个基本观点:知觉经验首先是并且总是整体性的,它并非源自知性对感性材料的某种滞后和部件性的综合,恰恰相反,整体,
本文编号:636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36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