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人间佛教”伦理观刍议
本文关键词:印顺“人间佛教”伦理观刍议
【摘要】:"人间佛教"是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印顺的"人间佛教"理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极为深远。作为理论整体的印顺"人间佛教",其不同面向可以开出不同的学理架构。文章尝试对印顺"人间佛教"的伦理观做初步架构,提出印顺"人间佛教"伦理观存在由实践理智趋向形而上指向的三个层面,并将其与西方经典伦理学论述做比较分析,试图为印顺"人间佛教"伦理观的构建提供一种建立于宏阔理论基础上的分析框架。印顺"人间佛教"的实践理智属性是兼容技巧理智与理论理智的,它强调"人间"的色彩使其具有应对当前交往伦理学的学理依凭和资源,"人间佛教"指向个体心性的意涵为其伦理观的最终指向确立了超越性的形而上目标。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印顺 人间佛教 伦理观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1YJA840017)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初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理念以来,“人间佛教”已经逐渐为中土佛教界所广泛接受而为公认的当代佛教发展方向。1983年,赵朴初先生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今后中国佛教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人间佛教”[1]。与传统佛教相比,“人间佛教”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朴初;;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J];法音;1983年06期
2 周贵华;;释印顺“人间佛教”思想之特质评析[J];哲学研究;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道娟;;义务论视阈下的职业道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汪再祥;;现代性背景下的安乐死合法性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王艳;谢军;;责任问题的价值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李长成;;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王亮;;重构资本主义文化秩序——从社会批判角度看贝尔、哈贝马斯和杰姆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曾中秋;;从个体理性到交往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范式替换[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胡万年;康德“自由意志”与王阳明“良知”之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殷明明;从《拉摩的侄儿》看狄德罗对启蒙伦理的认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曾竞;;康德道德哲学的内涵及其现代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筱泠;;责任与应答——海德格尔原伦理学初探[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孔慧;;哈贝马斯论塞尔的《意义、交往及表现》[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7)[C];2009年
3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张继成;;法律论证的四个基本前提[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绪明;;评阿多诺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基本路向[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余玉花;;生命价值的哲学辨析[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7 田云刚;李卫朝;;对话的和谐意蕴[A];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7年山西省哲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薛冰;;试论公共管理的逻辑结构[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肖东方;;公共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导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敖双红;;行政管理变革与行政法变迁[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彬;舞龙快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升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翟晓燕;马克思正义观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谷立平;论互联网“人肉搜索”的社会责任缺失[D];湘潭大学;2010年
6 吕武;转基因农产品推广的伦理审视[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宗霞;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石玉威;中国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9 童泽福;引咎辞职行为的道德性及其内部控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张倩倩;罗尔斯“正义稳定性”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恪廉;从“人间佛教”看我国宗教的文化定位[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田乃越;;关注人间生活 践行人间佛教[J];中国宗教;2005年12期
3 胡启银;;人间佛教理论的思想渊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11期
4 陈卫华;;创建和谐安乐的人间净土——宏印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陈卫华;;传道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与实践[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新时期实践“人间佛教”的基本思路[J];中国宗教;2008年06期
7 刘成有;;现代性视野中的人间佛教[J];中国宗教;2009年11期
8 张永龙;李建洪;;试论人间佛教在中国大陆开展困境以及可能出路[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杨小平;;人间佛教与当代伦理——“第四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综述[J];五台山研究;2011年03期
10 何杰峰;;“人间佛教”视野下的都市寺院网站建设[J];五台山研究;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夏年;;关于“人间佛教”的思考[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守仁;;新兴“人间佛教学”研究领域之发展课题:以台湾经验为例[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梁容;;人间佛教的全球化与地域化之论述——论人间佛教的生态实践[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内容简介[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贾晋华;;古典禅与人间佛教[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内容简介[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胜;;全球化视角下省察中国近代佛教人世思想及其现代启示[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释永东;;小区大学与佛光山人间佛教在台湾的现代发展[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林惠胜;;台湾佛教“人间化”的宗教文化初探:以“福智团体”为例[A];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鹰;宗教所举办“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乾县弥陀寺住持 释果宣;践行人间佛教 建设和谐陕西[N];陕西日报;2007年
3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杨曾文;致力于国家发展进步是当代人间佛教的基本要求[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杨海文;“人间佛教” 与传统文化现代化[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李向平 华东师范大学;生活禅与人间佛教的“第四个传统”[N];中国民族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周芳;人间佛教 继往开来[N];中国民族报;2013年
7 增勤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 西安大慈恩寺方丈;人间佛教与公益慈善[N];中国民族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金城;慈济基金会与“人间佛教”[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9 台湾作家、学者 薛仁明;星云法师与中国的人间佛教[N];东方早报;2012年
10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缪方明;圣严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觉醒;人间佛教的新形式[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启银;人间佛教的理论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晓芳;论人间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蔡云韬;人间佛教与和谐社会的契合[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滕伟轩;台湾人间佛教运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刘栅延;陈兵“人间佛教”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悦;演培人间佛教思想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吴小丽;人间佛教的现实展开[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8 金欣;昌明法师对“人间佛教”思想的践行与贡献[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9 叶莲;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10 李莉;当代人间佛教的实践路向[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641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41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