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与武夷山道教
发布时间:2017-08-08 20:12
本文关键词:白玉蟾与武夷山道教
【摘要】: 武夷山钟灵毓秀,被道教尊奉为“第十六小洞天”。自古以来,历代的高道名家、名僧贤学慕名而来者,不胜枚举。南宋著名道教学者、高道白玉蟾就是其中之一。白玉蟾是道教金丹派南宗教团的实际创建者,被尊奉为南宗“第五祖”。白玉蟾一生著作颇丰,在其留传于世的《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等著作中,以武夷山为背景的诗词文章屡见不鲜。白玉蟾及其所创立的南宗教团的修道事迹,是研究道教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白玉蟾本人在道教史上地位确立的佐证。虽然白玉蟾身在武夷山的时间不长,但对武夷山道教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探析白玉蟾与武夷山道教的渊源,依据道书文献和地方志等史料,比较系统地考察了白玉蟾在武夷山地域的主要活动,分析了白玉蟾道教思想特色及其影响,进而就武夷山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地位和武夷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白玉蟾 道教 武夷山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58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白玉蟾与武夷山道教的研究现状及旨趣8-9
-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9-10
- 第一章 武夷山道教概况10-17
- 第一节 武夷山的地理概貌10-12
- 第二节 武夷山历代宫观概览12-17
- 第二章 白玉蟾的生平、著作及其在武夷山的主要活动17-25
- 第一节 白玉蟾的生平考述17-19
- 第二节 历代刊行的白玉蟾著作19-21
- 第三节 白玉蟾在武夷山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21-25
- 第三章 白玉蟾思想特色及其在作品中的映现25-36
- 第一节 白玉蟾道教思想概述25-29
- 第二节 《道德宝章》的道教思想内容解读29-33
- 第三节 白玉蟾道教思想的美学意蕴33-36
- 第四章 武夷山道教在闽北道教史上的地位和作用36-44
- 第一节 闽北地域道教概况36-38
- 第二节 道教在武夷山文化中的地位38-42
- 第三节 白玉蟾研究对于武夷山宗教文化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42-44
- 参考文献44-47
- 后记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范立舟;两宋道教内丹学的发展与成熟[J];中国道教;2004年06期
2 毛庆耆;白玉蟾和《蟾仙解老》[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潘显一;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白玉蟾美学思想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3期
4 王尊旺,方宝璋;也谈白玉蟾生卒年代及其有关问题——兼谈近年来有关白玉蟾问题的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03期
5 何敦铧;关于道教金丹派南宗第五祖白玉蟾几个问题的探索[J];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04期
6 刘兵;若干西方学者关于李约瑟工作的评述——兼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编史学问题[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年01期
7 刘固盛;道教南宗对老子学说的解释与发挥[J];宗教学研究;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641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4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