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白玉蟾道教诗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14:00

  本文关键词:白玉蟾道教诗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白玉蟾 内丹 性命双修 三教融合 神霄雷法


【摘要】:白玉蟾是南宋时道教内丹南宗第五代祖师,他不但道行很高,对内丹南宗理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才华横溢,有不少诗词作品传世。其中既有文学性很强的、“脱尽方外习气”的文人诗词,还有一部分彰显其道人本色的道教诗词,本文即是对这部分道教诗词进行系统探讨,以期对白氏的思想与艺术成就进行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与评估。本文第一章首先对白玉蟾道教诗词在主题上进行了整体划分归类,进而在宗教层面探讨了这些诗词所蕴含的深刻道教内涵。第二章对这些道教诗词在文学层面进行艺术特色分析,其艺术特色主要包括语言风格的多样化、内容表述的情节化、长篇组诗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他在继承传统之上的创新与发展。第三章则是对白氏道教诗词研究意义的评述,分道教层面和文学层面两方面进行。
【关键词】:白玉蟾 内丹 性命双修 三教融合 神霄雷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58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
  • Abstract5-7
  • 引言7-11
  • 1. 白玉蟾简介7-8
  • 2. 研究现状8-9
  • 3. 白玉蟾道教诗词范围和本文研究目的9-11
  • 第1章 白玉蟾道教诗词的主题11-33
  • 1.1 劝道诗词11-14
  • 1.2 内丹修命诗词14-20
  • 1.3 内丹修性诗词20-24
  • 1.4 神霄雷法诗词24-26
  • 1.5 游仙诗词26-30
  • 1.6 咏物明道诗词30-33
  • 第2章 白玉蟾道教诗词的艺术特点33-47
  • 2.1 语言风格多样化33-39
  • 2.2 内容表述情节化39-41
  • 2.3 长篇组诗、组词的手法41-47
  • 第3章 白玉蟾道教诗词的研究意义47-52
  • 3.1 道教意义47-50
  • 3.2. 文学意义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7
  • 作者简历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敦铧;;白玉蟾生平事迹初探[J];中国道教;1992年01期

2 孙燕华;烟霞供啸咏 泉石瀹精神——白玉蟾诗文特色散论[J];中国道教;2000年02期

3 卢国龙;浊世佳公子 蟾宫谪仙人——白玉蟾的求道之旅及归隐之乡[J];中国道教;2003年04期

4 符颖,符和积;白玉蟾生卒年岁疑[J];中国道教;2005年03期

5 李英华;;白玉蟾《道德宝章》的心性理论及其历史作用[J];中国道教;2007年02期

6 安华涛;;白玉蟾与神霄雷法[J];中国道教;2009年06期

7 张泽洪;论白玉蟾对南宋道教科仪的创新——兼论南宗教团的雷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郑朝波;;论白玉蟾的道教思想[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王家忠;白玉蟾与金丹派南宗[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廖文毅;;白玉蟾内丹与雷法之融合[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建洲;张伯端道教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晓辉;宋代游仙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尤玉兵;白玉蟾文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51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51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f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