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网上宗教”现象在中国的现状、特征与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0 14:08

  本文关键词:“网上宗教”现象在中国的现状、特征与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网上宗教” 现状 特征 影响


【摘要】:"网上宗教"是宗教的虚拟化传播趋势在当下的主要表现形式。近20年来伴随着互联网产业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境内各主要宗教纷纷参与到了信息化的历史潮流之中。目前,"网上宗教"现象在中国的发展已超越了最初的"萌芽"和"扩展"阶段,逐渐成熟。尽管如此,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总结、概括性的成果也不多见。为此,本文将从总体状况、基本特征和主要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扼要论述。
【作者单位】: 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
【关键词】“网上宗教” 现状 特征 影响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宗教的虚拟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3YJC730009) 2012年度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当代大学生‘网上宗教'活动研究”(项目编号:ZZSDJ1201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11
【正文快照】: “网上宗教”现象是宗教的虚拟化传播趋势在当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对宗教组织或信徒个人以宗教为目的,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仅存在于虚拟空间中的宗教活动,以及现实宗教活动在虚拟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的总称。到目前为止,该现象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已近20年,各种宗教行为体在互联网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金光;国际互联网与宗教渗透[J];中国宗教;2003年08期

2 唐名辉;;网络宗教生活对基督徒的宗教性的影响——以长沙市在线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为实证研究基础[J];宗教学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卫英;;新兴媒体条件下宗教向高校渗透的方式、特点及预防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蒋剑云;;网络“法轮功”之治理对策[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范波;周知;;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新特点及工作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21期

4 赵冰;;中国宗教互联网状况简析[J];理论界;2010年04期

5 杨松;;高校应对宗教对大学生群体渗透影响的对策[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孟涛;;网络宗教问题研究的视角与展望[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孙静;;论基于新媒体交流方式的宗教文化传播[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宋华忠;;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几个问题[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孔卫英;;新兴媒体条件下宗教向高校渗透的方式、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刘金光;梁恒豪;;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成就、挑战与展望[J];世界宗教文化;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冰;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与国家安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五星;论当代中国的宗教法制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崴嵬;浅析国内基督教网站的宗教性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淑琴;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宗教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丽娟;回族经堂教育的网络空间建构[D];兰州大学;2012年

4 丛子鹏;中国佛教传播实现路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于秋璐;面向大学生基督群体的宗教类移动应用设计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6 王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法制建设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7 刘乔;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中国穆斯林集体行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丽珠;现代社会的“宗教性”阐释——深圳民间宗教研究发微[J];社会;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华;互联网业发展的现状和走势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蒲实;;钱坤:移动互联网冒险者[J];现代传输;2007年05期

3 ;第三届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在伦敦举行[J];对外传播;2011年01期

4 徐澜涛;姜其政;;试论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业务发展[J];神州;2014年18期

5 ;“2009中国互联网·红色西部行”第一站即将启动[J];丝绸之路;2009年15期

6 佚名;;互联网上的亿万富翁[J];报刊荟萃;2010年02期

7 唐元恺;;2004:中国互联网精英们开始新动作[J];对外大传播;2004年01期

8 阿莫;;向隽:中国互联网的冒险家[J];互联网周刊;2009年01期

9 李晓佼;赵海东;张又文;赵高晶;;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发展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年15期

10 ;李晋吉 天花板理论创造互联网奇迹[J];山西青年;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林青;;互联网在资源整合中的作用[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闫彦;;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张先祥;;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综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邸菁;贺博;汤刚;;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A];宽带中国战略与创新学术研讨会(30)论文集[C];2012年

5 郑宏剑;;我国无线互联网发展策略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汪旭东;;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科普新模式研究[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许泽聘;郑会颂;;一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演变的系统动力学模型[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郗杰英;;深入研究“网络一代”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9 王红梅;;移动互联网现状与趋势浅析[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10 张思宁;;第二十一讲 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分析[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互联网产业:结合实业成趋势[N];人民邮电;2000年

2 ;努力构建繁荣诚信的互联网[N];人民邮电;2004年

3 ;下一代互联网将给我们带来什么?[N];人民邮电;2004年

4 洪黎明;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报告发布[N];人民邮电;2005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任克琴;流量超过日本 中国互联网越发显现重要作用[N];通信信息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林琳;多元化之路通向互联网又一“春天”[N];通信信息报;2005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黄新彦;曾剑秋:互联网应用崛起将促产业发展加速[N];通信信息报;2005年

8 信产部电信研究院政策研究所 续俊旗;优秀的文化产品成为互联网发展关键[N];通信信息报;2005年

9 张聪;中国互联网公司将联手对付全球五大唱片公司[N];中国经营报;2005年

10 季卫东;中国互联网的特色化生存[N];中华新闻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茂红;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胡志兵;互联网生产和消费三个模式的微观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 王婷;互联网服务业创新模式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梁美妍;话语民主与微观权力:虚拟公民社会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王延青;产业价值链理论研究及其在我国互联网电话产业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杨庆丰;互联网骨干网互联互通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董正浩;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偏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8 汪明峰;网络空间的生产与消费[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胡章丰;面向新型互联网架构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受;中国和韩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比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李刚;互联网产业风险投资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李蕾;中国互联网吸引风险投资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曾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合作竞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范丽娜;中国手机市场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探讨[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吴蔚;我国互联网信息政策的发展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程安科;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盈利及利益协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张路菡;消费者选择移动互联网手机终端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刘滨;基于中韩比较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梁国辉;中小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51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51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e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