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理论:经验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理性选择理论:经验与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理性选择 宗教市场 理性 教会-教派 竞争 垄断
【摘要】:随着经典世俗化关于“宗教会伴随现在化的进程趋于衰亡”的预言的失败,以罗德尼·斯达克为代表人物的“理性选择理论”(又称宗教市场论、宗教经济学)是当代宗教社会学中最热门的理论之一。在经济学及其相关的学科之外,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并没有获得广泛的承认,随着霍曼斯(George C. Homans)把理性选择理论引入到了社会学研究,理性选择理论在社会学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罗德尼·斯达克沿着这条路径,从亚当·斯密出发,把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和自由主义经济学用到解释宗教现象中,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引入宗教研究,逐步建立了理解宗教现象的“经济学模式”,并构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论述和研究方法,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地演绎出一套可证伪的命题体系。并对当今的宗教现象和宗教现实有着巨大的解释力,被称为代替世俗化这一“旧范式”的“新范式”。本文通过梳理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罗德尼·斯达克,劳伦斯·伊安那康、罗杰·芬克关于理性选择理论的论文及著作,在分析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过程中,首先论述了理性选择理论与经典世俗化观点、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内在关系,并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理论分别进行论述和分析,并突出强调了伊安那康的经济学研究路径与斯达克宗教社会学研究路径的异同,对整个理性选择理论体系作了细致、全面论述的基础之上对理性选择理论的解释力进行经验上的检验,并对其理论的前提、预设及对宗教市场的预言提出审慎地思考和评述,对其理论本身的问题和经验的预言提出思考,强调其理论并非具有所宣言的“普适性”观点,而其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理性选择理论进行评述和反思,为宗教社会学特别是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带来的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理性选择 宗教市场 理性 教会-教派 竞争 垄断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前言6-7
- 第一章 绪论7-14
- 一、研究对象7
- 二、研究目的7-8
- 1. 理论意义7-8
- 2. 现实意义8
- 三、研究综述8-14
- 第二章 理性选择理论及其路径研究14-23
- 一、理性与宗教的零和博弈:世俗化理论概述及其式微14-16
- 二、理论来源:宗教理性选择理论萌生的土壤16-18
- 1. 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脉络17
- 2. 理性选择理论所面临的批评17-18
- 三、理性选择理论的发展脉络与路径18-23
- 1. 斯达克的早期补偿理论与演绎理论的发展18-20
- 2. 伊安那康的经济研究路径20-22
- 3. 理性选择理论的预设22-23
- 第三章 理性选择理论的结构与内容23-29
- 一、微观:个人“深思熟虑”后的理性选择23-25
- 二、中观:大教会-小教派的运动25-26
- 三、宏观:宗教市场与宗教经济26-29
- 第四章 对理性选择理论的评述及反思29-39
- 一、经验的检验:理性选择理论的解释力与解释度29-31
- 二、对理性选择理论的评述31-39
- 1. 理性的维度:评理性选择理论的“理性人”预设32-33
- 2. 理性的“迷思”:工具理性VS价值理性33
- 3. 宗教市场论的还原主义色彩与修正33-36
- 4. 垄断与竞争-兼论宗教管制的必要性36-39
- 第五章 解构与建构:宗教市场论带来的思考与启发39-42
- 一. 理论的思考与启发39-41
- 二. 对中国宗教现象的解释力与解释度的思考41-42
- 注释42-48
- 参考文献48-51
- 后记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舜,周鸿;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评述[J];思想战线;2005年02期
2 李鹏;;一个东北妇女的基督教选择——以理性选择理论为视角[J];黑龙江史志;2010年18期
3 张庆熊;;理性选择理论:实际的应用与哲学的考评[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范丽珠;;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 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J];社会;2008年06期
5 杨林霞;;扬纳科内的宗教经济学思想评介——兼论宗教研究范式的转型[J];宗教社会学;2013年00期
6 周涛;;析詹姆斯·S·科尔曼的制度分析思想[J];语文学刊;2014年05期
7 崔桐;马婧;;“80后”女性择偶观之理性分析[J];青年文学家;2009年19期
8 Weller;范丽珠;Madsen;陈纳;郑筱筠;;对话宗教与社会资本[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5期
9 斯蒂芬.沃讷;;宗教社会学范式及理论的新进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巧蓉;;老年人隐性就业出现的社会成因分析——以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郇雷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分析性叙述对理性选择理论的修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郭台辉;不要把历史绑上普洛克洛斯忒斯之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郭台辉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精英冲突:观察社会变迁的一个视角[N];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苏国勋;抵制社会科学的“麦当劳化”[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冬;理性选择理论下的功利主义证明与虚拟社会保险理论[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杨欢;理性选择理论:经验与思考[D];复旦大学;2014年
3 徐春丽;从微观理性行动到宏观结构安排[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宇秦;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瑞敏;理性选择理论对民主本质及其原则的反思[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东玲;当代农民外出务工行为的感性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叶美昌;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路芬;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的考研动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文芹;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行动的社会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李树超;从理性选择理论探索中国儒学发展之路[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82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8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