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改火、更火、出火及其融合

发布时间:2017-08-18 21:10

  本文关键词:改火、更火、出火及其融合


  更多相关文章: 改火 更火 出火 融合 天人合一 火历 寒食节 清明节


【摘要】:改火一年一次,源于古老的火神崇拜;更火一年四时五次,是战国阴阳五行学家在改火之俗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天人合一理论;出火是原始初民在运用火历基础上而产生的习俗,是中国古代原始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现。这三种渊源有自的习俗和理论,在唐代融合为一,以国家法定节日——寒食节和清明节相连的形式出现。三者实现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是自东汉以来流行于民间的寒食习俗,融合的动因是统治者为寒食习俗注入了出火、更火等天人合一的思想元素,以达到整合民间社会和宣示统治合法性的目的。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改火 更火 出火 融合 天人合一 火历 寒食节 清明节
【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1401039C)
【分类号】:B933;K892.1
【正文快照】: 一、学术史上的混淆《论语·阳货篇》中载宰我之言曰:“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1《周礼》载夏官司r之职:“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从之”;天官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泳超;;寒食缘起:从地方性到普泛化[J];民俗研究;2008年02期

2 张勃;寒食节起源新论[J];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皓政;;一部诗意的“历史”——论《聊斋志异》的文本性质与历史品格[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郭振香;论《礼运》与《中庸》在治政之道上的分野[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赵妙法;;《淮南子》的“自然无为”说及其后现代意义——兼与任继愈、李泽厚两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丁成际;;“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荀子“群己之辨”的价值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袁健惠;;先秦汉语受事前置句类型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陆晓华;论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训诂方法及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王国良;;从清静无为到奋发进取——《淮南子》思想研究[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9 董杰;曹金发;;浅谈南宋两浙地区的宴饮礼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吕斌;;支遁生平事迹及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劲;;阮朝都城顺化营建理念中所折射的中华思想——越南汉文文献的整理与再研究[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宋超;;“先农”与“神农炎帝”——以里耶、周家台秦简为中心的讨论[A];炎帝·姜炎文化与民生[C];2009年

3 苏启敏;;明清之际实学的课程知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邹其昌;孙洪伟;;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考工记》造物思想初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俞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假说[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6 周凤五;;上博楚竹书《彭祖》重探[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7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马怡;;说}m[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10 苏慧霜;;放情咏《离骚》——唐人祖述屈骚探微[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7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娇娇;医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泳超;;寒食节起因新探[J];晋阳学刊;1991年05期

2 庞朴;;寒食考[J];民俗研究;1990年04期

3 黄向春;民俗与历史学的人类学化[J];民俗研究;2002年01期

4 张勃;寒食节起源新论[J];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696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96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3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