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灵位业图》神仙源流研究
本文关键词:《真灵位业图》神仙源流研究
【摘要】:神仙体系是一个宗教得以存在的重要元素,神灵崇拜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原题南朝齐梁高道陶弘景所作的《真灵位业图》是中国道教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神仙谱系,现存于明《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之中。该神谱约有700个仙位,收列于七个等级,是对此前历代诸神进行整合的成果。迄今为止,学界对神谱的作者、成书年代、校勘、注释、神仙源流、与《无上秘要》的比较等等还有很大的欠缺。就神仙源流而言,神谱中诸神多有渊源深厚者,学者仅在论作中偶有涉及,未能针对此图全面探究,本文拟以神仙探源为中心展开研究。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和意义,概述学界研究状况,确定了运用传统考据法和文化要素分析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对《位业图》及其版本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梳理。关于作者,从文辞、教理、文献渊源、神仙名目、陶弘景的思想等多角度考察,可知它反映的思想源于陶氏,推断该神谱极可能成于陶氏。年代方面,我们认为《位业图》成书的起止最大区间为公元492—577年,最小区间为499—536年。此图现存唐、元、明、清4朝共6个古代传本,它们大体一致,但各自都有一些舛误,至于“残本”说则不能成立。 第二章是文章的主体,对神谱中典型神仙的源流进行考察。按照神仙的来源,将《位业图》中的神仙分为九个类型,分别为传说人物、寓言人物、战国秦汉方士与隐士、仙传志怪人物、《真诰》所见神仙、史传人物、神话人物、道气的人格化、术数与自然神,选取其中的典型神仙,如黄帝、彭祖、九宫尚书张奉、酆都大帝等等,追溯了他们的根源,再现了他们走上神坛的历史轨迹,试图从一个侧面梳理出汉魏之前道教形成的历史。 结论就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这些飘渺的神仙实际上是由春秋末年老子用摄生主义来针砭时弊而发其端绪,继而战国时期的庄子把它发展成为片面的养生哲学,一批神仙方士为追逐富贵,又编造神仙故事以取信于诸侯。自战国秦汉方士隐士以下,除去一些由形而上学观念和方术思想经过复杂人格化形成的神灵,他们大多不再是虚幻的,而是坚信神仙可学,不死可致的实践者。所有这些神仙最终被有选择地收入《位业图》这一以道教为中心,以上清派为主干,引儒释入道,兼及其他道教派别的神灵谱系。
【关键词】:《真灵位业图》 道教 版本 神仙源流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5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7
- (一)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8-9
- (二) 研究概况9-15
- (三) 研究思路15-17
- 一、《位业图》及其版本17-21
- (一) 《位业图》17-19
- (二) 版本问题19-21
- 二、神仙源流考察21-52
- (一) 传说人物21-25
- (二) 寓言人物25-26
- (三) 战国秦汉方士与隐士26-28
- (四) 仙传志怪人物28-30
- (五) 《真诰》所见神仙30-43
- (六) 史传人物43-45
- (七) 神话人物45-47
- (八) 道气的人格化47-49
- (九) 术数与自然神49-52
-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58-81
- 致谢81-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凝;卞gq波;;《神仙传》之作者与版本考[J];古典文献研究;2007年00期
2 吴刚;;达斡尔族“乌钦”考论[J];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3 张福有;;学问源流浚后清[J];学问;2002年05期
4 段杨波;;中国木偶戏源流[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4期
5 昝红宇;;清代子弟书之源流嬗变考略[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李海萌;;大调曲子源流研究的构想——建立于三种文献分析基础之上[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7 杜书瀛;;关于“评点”[J];文化与诗学;2011年01期
8 张永刚;;简析董仲舒人性论的思想源流[J];世纪桥;2011年11期
9 刘丽玲;王丽萍;;简论网络同人小说[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阙真;;关于广西彩调剧源流的思考[J];广西地方志;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光亮;张俊绮;朱锦善;;小儿脾胃学说的发展源流[A];第24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讨会、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树剑;赵京生;;督脉名考释[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雍和明;;试论中国双语辞典的源流[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陈志强;代睿欣;白遵光;蔡炳勤;王昭辉;;重温手术源流对发展中医的启示[A];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燕宁;杨配力;吴金勇;;小儿推拿发展史略[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6 任晓艳;;穴位埋线拓展及临床应用[A];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交流及推广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明;张s,
本文编号:717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1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