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的理论建构与路径选择
本文关键词: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的理论建构与路径选择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样性宗教与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多元共存的文化理念是中国各民族宗教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伊斯兰教自进入中国,其本土化历程一直伴随着伊斯兰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国穆斯林学者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与吸收,将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会通,建构中国伊斯兰教宗教理论,使中国伊斯兰教变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取得重要成就。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创建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的成功路径选择表,其宗教思想、文化特色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儒家思想 本土化 西道堂
【分类号】:B968
【正文快照】: 文化的多元存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现象,而和平交流的文化态度是各民族之间交往沟通的基本原则。中国文化多元和谐、兼容并蓄。其主流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文化理念成为联系各民族文化与不同地域文明的核心纽带,在中国伊斯兰教的本土化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建芳;;尹世彩与《马启西先生传》[J];回族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明良;;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与“以儒诠经”[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5期
2 郭春霞;;论回族伦理道德的多维向度[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杨华;论汉文译著和回族哲学思想形成的关系[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3期
4 李保平;;回族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J];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5 王富;;从回族的伊斯兰汉译看文明对话及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张有林;庞云霞;;习惯法背景下回族婚姻家庭法律观念的变迁——基于张家川回族的实证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马明良;伊斯兰教与穆斯林性文化[J];回族研究;2002年01期
8 邱树森;明武宗与明代回回人[J];回族研究;2004年01期
9 丁俊;;中伊合璧,文脉不绝——回族文化的核心理念探析[J];回族研究;2007年04期
10 马宗保;;试论回族文化的基本精神[J];回族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季芳桐;;论王岱舆对于回汉习俗之沟通[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2 陈春燕;郭爽;;浅谈儒学对回族伊斯兰哲学的影响[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3 李华;;回族节日中的宗教信仰习俗及其特点与功能[A];山东省民俗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3 周强;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杨建军;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世界华裔文学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D];兰州大学;2009年
5 喇延真;清真饮食文化及其食品行业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祁学义;圣训及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孙晔;回族民商事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李卫东;宁夏回族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马志丽;传统与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桂榕;历史·文化·现实:回族的国家认同[D];云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凤;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张家川回族婚俗新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余穆谛;云南清真寺建筑及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马倩妮;生命·信仰·超越[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媛媛;回族宴席曲中的“女性”特征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进;散杂居地区非穆斯林清真餐饮业的现状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周晗;对德州北营村古苏禄国恭定王后裔的人类学调查[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7 王许林;试论伊斯兰教早期的慈善事业[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娟玲;东乡族妇女家庭地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洋;试论儒、伊“忠孝观”之差异与融合[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张翔;扬州伊斯兰建筑的文化人类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学广;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文明[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赵玉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探析[J];东岳论丛;2003年05期
3 王国炎,汤忠钢;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戴洪才;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特征[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袁玲红,李力民;浅议中国传统文化的青春活力[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6 韦杰,杨春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任晓霞,张小山;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社会中的体现[J];文史博览;2005年16期
8 孔阳;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反垄断观念[J];商业文化;2005年11期
9 孙久恩;;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诠释[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10 黄丝雨;;截流的虚妄——对“五四新文化运动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断裂”的驳斥[J];理论界;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抗生;;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下的世界新秩序[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杜道明;;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3 王五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家的责任[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2007年
4 孙启泮;;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5 于东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管理思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6 王修智;;中国传统文化之官道[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任俊;;翟秋白与中国传统文化[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8 刘德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A];炎黄子孙丛刊(1)——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文化建设[C];2001年
9 张岱年;;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10 季羡林;;为什么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岳;中国传统文化救不了中国服饰厂商[N];中国经营报;2005年
2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 王忠明;继承传统文化为企业发展所用[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高新军邋本报记者 张昕;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徐松兰;传统文化产品须有品牌意识[N];深圳商报;2008年
5 鲁克俭;马克民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6 ;学界研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与价值取向[N];光明日报;2009年
7 康惠民 省政协委员,,西安铁路局工会主席;人民政协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中发挥更大作用[N];各界导报;2009年
8 石德照;李积庆:中国传统文化产业化的痴情者[N];世界报;2009年
9 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朱军;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N];学习时报;2009年
10 西安石油大学 阎平;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标准[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志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山东大学;2007年
2 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朱春鹰;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解读[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朝晖;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组织创新能力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8年
2 迟梅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夏明丽;论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D];山东大学;2009年
4 王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道[D];重庆大学;2010年
5 张本青;江泽民关于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6 丛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经验[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验和教训[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朱美荣;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10 黎慧;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学生中的丢失与保护[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30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30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