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婆罗门哲学经典《薄伽梵歌》藏译本研究
本文关键词:印度婆罗门哲学经典《薄伽梵歌》藏译本研究
【摘要】:我国西藏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译介与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藏文文献中很少能看到印度婆罗门教经典。20世纪中期根敦群培大师打破传统的翻译僵局,把印度著名的哲理诗《薄伽梵歌》翻译成藏文,为我们了解婆罗门教思想文化提供了现实的文献依据,为西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增添了光芒。然历史的风云和现实的文化语境,使这部梵歌的藏译本一直是残缺不全,未受关注,甚至存在误认现象。对这部《薄伽梵歌》藏译本进行分析和考证,将进一步体现这部梵歌的价值及其在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 西藏佛学院西藏藏学研究中心;西藏大学旅游外语学院;
【关键词】: 薄伽梵歌 根敦群培 藏译 婆罗门教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藏存梵语语言学文献《妙音声明经》汉译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3CYY07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82
【正文快照】: 1000多年来,西藏不少贤者游学印度、尼泊尔 庄严论》、《梵语宝藏》、《沙恭达罗》、《罗摩衍那》等地,研习异国语言文化。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翻译《薄伽梵歌》等50多部作品[1]531-534,涉及现代人文了大量以佛教经典为主的印度传统文化典籍,他们 社会科学诸多领域,取得了很高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边巴琼达;;现代藏族艺术中的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艺术创作方法比较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严梦春;看本加;;人类学藏族研究综述[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杨永红;鲍栋;;国外生活对根敦群培的影响[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次旺扎西;;西藏现代美术的开端——谈更敦群培及其绘画作品[J];西藏研究;2007年04期
5 张永攀;;边疆史视野下西藏研究60年[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万玛仁增;初谈藏族散文发展及其艺术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严永山;藏族传统性文化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侯庆先;轮回与超越:藏族传统生死观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保胜;;薄伽梵歌初探[J];南亚研究;1981年01期
2 立道;;《薄伽梵歌》及其宗教思想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3 张绍斌;;老子之“道”和《薄伽梵歌》中的“原人”比较[J];南亚研究;2010年01期
4 李馨宇;孙晶;;《薄伽梵歌》的伦理道德观解析[J];人文杂志;2012年02期
5 赵波;;汉学与印学 殊途同归——读《薄伽梵歌》译者序及其他[J];国际汉学;2010年01期
6 欧东明;《薄伽梵歌》的“四瑜伽”学说[J];南亚研究季刊;2002年02期
7 V.P.伐尔玛;巫白慧;;现代的印度人道主义[J];哲学译丛;1981年02期
8 石明;;《薄伽梵歌》、《安慧〈三十唯识〉疏释》出版[J];法音;1990年10期
9 孙波;由人而圣而希天[J];读书;2004年06期
10 孙波;;读徐梵澄译《薄伽梵歌论》中的案语提示[J];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娟;《薄伽梵歌》 欧美商业新“圣经”[N];中国经营报;2006年
2 张志鹏;印俄《薄伽梵歌》争端事关出版自由[N];中国民族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曾江 郝欣;中印经典互译事业不断推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董娟;《薄伽梵歌》 《孙子兵法》谁当“指导员”[N];中国经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学飞;得一与瑜伽—《道德经》和《薄伽梵歌》的人生论[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734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3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