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汤用彤佛学研究的文化特质

发布时间:2017-08-27 01:04

  本文关键词:汤用彤佛学研究的文化特质


  更多相关文章: 汤用彤 佛教史 佛学研究 文化特质 问题意识


【摘要】:汤用彤将"汉以后中国佛学的发展"看作不同文化冲突融合的已有案例来研究,因此,他的文化主张与其佛学研究有着内在精神上的暗合。汤用彤通过自己广搜精求的佛学研究,表达了对当时文化研究失于浅隘的不满。他在研究中,一方面表现出对佛教史上转折性人物、佛教发展的地域性差异、佛学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对佛学与中国本土固有思想文化互动问题给予较多讨论,同时也注重在动态的三教冲突与融合中考察中国佛教的发展轨迹,这些都体现出汤先生的佛学研究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质。这一特质根源于他追问"中国文化向何处走"的问题意识。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关键词】汤用彤 佛教史 佛学研究 文化特质 问题意识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10JZD0004)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民国时期汉传如来藏学研究”(14MLC004) 南京大学文科青年创新团队培育项目“二十世纪佛学学术成果的整理与研究”(20620130695)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随着西学东渐影响的逐步深化,晚清以来的中国思想界对“中国文化走向”问题日益关注。具体表现在对“中国文化向何处走?”“外来文化如何融入本土文化?”等问题的追问。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中、西”之间、“传统、现代”之间的二元论争。[1]面对当时思想界的纷争局面,作为20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永辉;;胡适禅学研究的文化向度[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2 胡永辉;;民国时期西藏佛教通史研究的路径抉择[J];西藏研究;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刚;彭启福;;王弼“得意忘言”思想的诠释学意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赵建永;汤用彤先生所开课程及其教学特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张强;;佛学研究中的“宗教”与“哲学”——以《肇论》为例[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4 赵建永;;汤用彤先生宗教学研究手稿初探[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2期

5 张强;;哲学论辩的宗教归宿——试析《肇论》的宗教性与哲学性[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邹清泉;;北魏坐榻维摩画像源流考释[J];敦煌研究;2010年04期

7 王友奎;;敦煌写本《咒魅经》研究[J];敦煌研究;2012年02期

8 沈亚丹;;跨文化艺术比较中相应概念内涵的动态考察——以“形式”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赵建永;;汤用彤东南大学时期的文化观发微——以汤用彤与《学衡》宗旨为中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王政燃;;复卦思想解析[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信;梵·吠檀多·瑜伽[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续腾;华严宗教理思想的形成[D];复旦大学;2011年

3 曾小明;魏晋名士的身心观[D];湖南大学;2010年

4 陈开颖;性别;;信仰;;权力[D];郑州大学;2012年

5 刘志伟;英雄"与魏晋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成建华;龙树与中国佛教哲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黄圣平;郭象玄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3年

9 李奇志;论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学中的“英雌”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宋钢;六朝论语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曦;宋齐琅琊王氏诗文整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班睿;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的本土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陆乐;魏晋名士身体观之形成与变迁[D];复旦大学;2011年

4 尤让;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教育政策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5 于康辉;在融合与开新之间—杨文会佛教思想述论[D];苏州大学;2011年

6 卢欣欣;《世说新语》与魏晋美学新风[D];郑州大学;2002年

7 覃江;安般念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付叶宏;晋宋的山水赋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9 党西民;责任与逍遥[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潘昱州;韩愈反佛思想溯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大华;;胡适是“全盘西化论者”?[J];浙江学刊;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俭;日日新又日新·精进再精进──我读《佛学研究》[J];佛学研究;1994年00期

2 麻天祥;五十自述—我与佛学研究[J];佛教文化;1998年06期

3 ;戒幢佛学研究所开始2002年度招生[J];法音;2001年10期

4 ;佛学研究是有权威性的[J];佛学研究;2002年00期

5 丁展媚;求佛法之精义 探性灵之真奥——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成立[J];法音;2002年11期

6 常正;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成立[J];法音;2003年07期

7 ;戒幢佛学研究所开始2003年度冬季招生[J];法音;2003年07期

8 高振农;隋唐佛学研究的新突破[J];五台山研究;2004年01期

9 ;"佛学研究方法与佛教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举行[J];佛教文化;2004年06期

10 ;加强佛学研究,推进佛教文化建设[J];佛学研究;2004年0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楠;“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魏德东;国际佛学研究中心成立有感[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学诚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在义理佛学和学术佛学的互动中推动佛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郭文;汇聚百年佛学精华 展望未来发展前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夏明;两岸学者共同探讨理性与信仰的关系[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张广艳;我国首个汉藏佛学研究中心成立[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洪修平;当代中国佛学研究之结晶[N];光明日报;2003年

8 演讲人 方立天 整理 宋晓梦;佛学研究的人生体悟[N];光明日报;2013年

9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 黄诚;佛学思想与社会思潮这样交织[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麻天祥 孙劲松;佛学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汉举行[N];中国民族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毕斌;杨度佛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曹三尚;居士佛教伦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43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43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3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