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太原基督教青年会研究(1912-1937)
本文关键词:民国太原基督教青年会研究(1912-1937)
【摘要】:太原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于清末民初,是民国时期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在华北地区影响力较大的市会组织之一,在当时的太原社会非常活跃,与汾阳青年会和大同青年会相呼应,对于整个山西省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本文以太原基督教青年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基督教青年会在欧美国家建立发展,经北美协会传入中国,最终在古城太原得以建立的过程。对于太原青年会的组织构成、会员管理和经济财政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整理与分析,,意在体现其相对于国外青年会组织和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而言灵活开放的特点,并揭示其在人力和财力上的困境。 太原青年会建立以后,围绕德智体群四育开展了许多事工活动。德育活动方面,主要考察太原青年会在传统宣教式德育活动受到冷落的前提下,结合社会现实延伸其概念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智育方面围绕办学兴教、智育讲演和文化活动等方面展开论述;体育部分从体育和卫生两项着手,探讨青年会组织对于太原民众体育卫生事业的影响;群育活动介绍了太原青年会开展的团体活动和针对少年儿童的相关活动。除此,本文将太原青年会开展的社会慈善活动、农村发展活动和移风易俗活动等四育之外的其它事工也纳入了考查范围。通过评介上述活动,尝试了解青年会组织对于当时的太原社会带来的影响。 作为一种非政府组织,太原青年会具备了服务、沟通、整合、应变以及传播等社会功能。在相对于政府等社会组织具有一定优势的同时,非政府组织的一些缺陷与不足也在太原青年会身上体现出来。考察太原青年会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优势与不足,对于当今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 基督教青年会 太原 非政府组织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7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8
- (一) 选题意义10-11
- (二) 学术史回顾11-14
- (三) 研究方法14
- (四) 创新点与难点14-15
- (五)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15-17
- (六) 思路与框架17-18
- 一、 青年会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18-31
- (一) 青年会在欧美的早期发展18-19
- (二) 青年会落户中国19-22
- 1. “社会福音”神学思想与青年会宗旨的共鸣19-21
- 2. 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与青年会落户中国21-22
- (三) 青年会在中国的发展22-31
- 1. 青年会在中国的历史沿革22-26
- 2. 青年会在中国的组织与运作26-28
- 3. 中国青年会宗旨的深化28-31
- 二、 太原青年会的创建、组织与运作31-48
- (一) 太原青年会的创建31-33
- (二) 太原青年会的组织与运作33-48
- 1. 太原青年会的组织构成33-37
- 2. 太原青年会的会员管理37-41
- 3. 太原青年会的经济运行41-48
- 三、 太原青年会的社会活动48-69
- (一) 被边缘化与宗旨延伸:太原青年会的德育活动48-52
- 1. 传统宣教式德育活动的边缘化48-50
- 2. 太原青年会德育活动的延伸50-52
- (二) 弥补缺失与启发民智:太原青年会的智育活动52-58
- 1. 弥补缺失的办学兴教52-53
- 2. 开启民智的智育讲演53-55
- 3. 内容广泛的文化活动55-58
- (三) 体卫并重与旨在普及:太原青年会的体育活动58-62
- 1. 体育事业58-61
- 2. 卫生事业61-62
- (四) 团体活动与少儿事业:太原青年会的群育活动62-64
- 1. 以团体活动为主要手段62-63
- 2. 以少年儿童为重要对象63-64
- (五) 关注现实与会务拓展:太原青年会的其他活动64-69
- 1. 致力慈善事业64-65
- 2. 关注农村发展65-66
- 3. 革除恶风陋俗66-69
- 四、 非政府组织理论视角下评析太原青年会69-77
- (一) 非政府组织理论下太原青年会的身份界定69-71
- (二) 非政府组织理论下太原青年会的优势与社会功能71-73
- 1. 服务功能71
- 2. 沟通功能71-72
- 3. 整合功能72
- 4. 应变功能72-73
- 5. 传播功能73
- (三) “志愿失灵”观点下太原青年会的劣势与功能缺失73-77
- 1. 自身矛盾对太原青年会社会功能的影响73-75
- 2. 外部环境对太原青年会的塑形与阻碍75-77
- 结语77-79
- 参考文献79-84
- 后记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覃小放;余子侠;;恽代英与基督教青年会[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孙彰道;;试论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开展社会服务事工的神学意义[J];金陵神学志;2006年04期
3 侯杰;王文斌;;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城市社会——以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为例[J];理论学刊;2007年06期
4 ;十九世纪在华基督教的两种传教政策[J];历史研究;1996年03期
5 侯杰;王文斌;;基督宗教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和谐——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为例[J];史林;2007年04期
6 赵怀英;;基督教青年会的起源与北美协会的“世界服务”[J];美国研究;2010年02期
7 郑利群;;民国时期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的公共卫生服务[J];前沿;2011年02期
8 余子侠;;陶行知与基督教青年会——兼析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新型知识阶层[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贾永梅;;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史实考略[J];史学月刊;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立红;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社会改造(1902—1928)[D];暨南大学;2000年
2 刘子楠;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中国近代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卢海标;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的“四育”活动和国难服务述评[D];广州大学;2007年
4 高晓晓;杭州基督教青年会与杭州公民身份塑造:1913-1937[D];浙江大学;2010年
5 张兰;比较文化视野下的太原基督教青年会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57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5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