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的宗教信仰批判
发布时间:2017-09-03 11:09
本文关键词: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的宗教信仰批判
【摘要】: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中国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对中国人的信仰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改革开放不仅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也带来了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西方人的信仰也在无形中影响中国人的信仰取向。而影响西方几千年的宗教文化不可避免的流入中国,作为宗教文化的灵魂,宗教信仰对中国人的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避免西方宗教信仰的流毒影响中国人的信仰,故选题为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的宗教信仰批判,通过对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的宗教信仰批判的深入研究,能够让中国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宗教、宗教信仰以及引导人们认清西方宗教信仰的虚假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观,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微薄的信仰支持。本文主要采用了逻辑分析法,揭示了宗教信仰的心理学起源和社会学起源;分析比较的方法,通过对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对宗教信仰的分析及批判的对比分析来说明宗教信仰的虚假性。同时还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说明宗教信仰的起源以及本质。本篇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归纳了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本研究要说明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什么是宗教信仰、宗教信仰的启示论以及宗教信仰的理性论证。第三部分通过弗洛伊德宗教信仰起源的心理学分析、马克思宗教信仰起源的社会学分析来说明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共同否决了宗教信仰的神圣起源。第四部分通过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提供一个幻觉的未来”、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来说明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一致指出了宗教信仰的欺骗性。第五部分总结了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宗教信仰批判的两个重要结论,弗洛伊德认为宗教信仰是理性功能受到损害的认知错误的产物,马克思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病态。
【关键词】:宗教信仰 启示论 理性论证 批判 起源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92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3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三)研究方法12-13
- (四)本研究说明的问题13
- 一、宗教信仰及其传统辩护13-25
- (一)宗教信仰13-18
- (二)宗教信仰的启示论18-21
- (三)宗教信仰的理性论证21-25
- 二、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对宗教信仰起源的批判25-32
- (一)弗洛伊德对宗教信仰起源的心理学分析25-27
- (二)马克思对宗教信仰起源的社会学分析27-30
- (三)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共同否决了宗教信仰的神圣起源30-32
- 三、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对宗教信仰本质的批判32-39
- (一)弗洛伊德:宗教提供一个幻觉的未来32-35
- (二)马克思:宗教是人民的鸦片35-38
- (三)弗洛伊德与马克思一致指出了宗教信仰的欺骗性38-39
- 四、弗洛伊德与马克思对宗教信仰批判的两个重要结论39-47
- (一) 宗教信仰是理性功能受到损害的认知错误的产物39-43
- (二) 宗教信仰是一种病态43-47
- 注释47
- 参考文献47-48
- 致谢48-4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9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佳贵;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的宗教信仰批判[D];延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84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84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