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希伯来圣经》中以色列人“族群认同”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9-06 11:14

  本文关键词:《希伯来圣经》中以色列人“族群认同”的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希伯来圣经》 族群 族群认同 以色列人 迦南人 一神教 犹太教 迦南异教 应许之地


【摘要】: 《希伯来圣经》也可以看作是以色列人内部对于族群构建的自叙性文本。犹太人在族群阶层中几千年来处于低端位置,却没有因此像大多数族群一样,否认自己的文化传统,放弃自己的族群身份,即使是在流亡时期,依旧能够保持了自己的族群认同,这很大程度上是靠了《希伯来圣经》中对于族群认同的牢固建立。 本文将通过对“族群”和“族群认同”概念的剖析,结合《希伯来圣经》经文和相关的学术资料,运用文本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参考考古资料的比照,从《希伯来圣经》中关于以色列人和迦南人之间的关系着手,分析和观察以色列人如何运用《希伯来圣经》建构族群认同。
【关键词】:《希伯来圣经》 族群 族群认同 以色列人 迦南人 一神教 犹太教 迦南异教 应许之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978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英文摘要7-9
  • 绪论9-12
  • 第一节."族群"与"族群认同"9-10
  • 第二节.关于以色列人和迦南人的界定10-11
  • 第三节.两族群关系的研究现况11-12
  • 第一章."他族"的建立——迦南概况12-19
  • 第一节.迦南之名13-14
  • 第二节.《希伯来圣经》中的"他族"——迦南的族群和文化背景14-16
  • 第三节."他族"的异质文化——迦南宗教16-18
  • 第四节.我族与他族的界限——迦南宗教与以色列宗教的差异18-19
  • 第二章.族群阶层的维系——《圣经》中以色列人和迦南人关系的起始19-28
  • 第一节.《创世记》9:20-27概述19-20
  • 第二节.对《创世记》9:20-27的字词分析20-23
  • 第三节.《创世记》9:20-27叙事结构的安排23-25
  • 第四节.对《创世记》9:20-27两种解释的比照25-27
  • 第五节.《创世记》9:20-27再思——维系族群阶层27-28
  • 第三章.通过宗教建构族群认同——耶和华信仰和迦南异教的关系28-39
  • 第一节.建立"我族"特质——摩西的一神教改革29-30
  • 第二节.族群认同的建构过程——圣经中的异教痕迹30-34
  • 第三节.推进自我了解——亚威和迦南众神的斗争34-39
  • 第四章.在世俗层面建构族群认同——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的居住39-44
  • 第一节.应许之地与意识形态39-42
  • 第二节.以色列人和迦南人的混居与通婚42-44
  • 第五章.以色列人建构族群认同的结果44-46
  • 结语46-47
  • 附录47-48
  • 参考文献48-50
  • 后记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浩明;;抉择与发展:壮族文化认同的现状考察——以广西贺州市清塘镇壮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2期

2 张崇富;;中韩始祖神话解读——一个族群认同理论的视角[J];长江学术;2009年01期

3 明跃玲;;盘瓠神话与瓦乡人的族群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5期

4 马赛;;考古学文化与族群关系的思考——“先周文化”研究反思[J];文博;2008年05期

5 肖艳;;记忆中的花山节与苗族族群认同[J];思想战线;2008年S3期

6 张全海;;世系谱牒与族群认同[J];档案学通讯;2010年05期

7 王剑峰;族群性的陷阱与族群冲突[J];思想战线;2004年04期

8 汤春华;;图腾信仰与族群认同——以广西壮族族群蛙图腾信仰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刘春艳;;《穆斯林的葬礼》中回族族群认同的高扬——兼论回族的发展与文化自觉[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李菲;;遗产名录与族群整合[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梁;;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建新;黄超;;跨国民族劳务输出中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龙井市龙山村S屯朝鲜族劳务输出韩国为例[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赵海瑛;;论盘瓠神话与畲族族群认同的中间环节[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4 陈静静;;互联网与少数民族多维文化认同的建构——以云南少数民族网络媒介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5 刘大可;;族群认同与族群符号——赣闽粤台客家族群的田野调查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金柄珉;;试论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以对中国朝鲜族认同研究为中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7 陈科华;;根源性认同与爱国主义[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郑君雷;;文化人类学的族群认同与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研究——汉末魏晋河套阴山地区北方民族遗存族属研究的个案思路[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刘复生;;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10 Thomas Heberer;;作为族群认同载体的民族企业家(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闵克;“藏彝走廊族群认同及社会文化互动”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王建勋;重要的不是奥巴马而是制度[N];东方早报;2009年

3 郝苏民;日本爱努人捍卫文化遗产的岁月[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于福坚;一杯鸡尾酒:美国民族与国家认同的构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余西云;能动性: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力[N];中国文物报;2011年

6 牛锐;用人类学方法观察民族问题[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孙九霞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拯救民族与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杨文炯;回族社区:“单位”之间的社会互动[N];中国民族报;2006年

9 梁枢;对话:儒家哪儿错了?(下)[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张文邋实习生 张梦呢;客家热的背后[N];西安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力波;“做”黑衣壮:认同历史与文化表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张丽剑;“民家情”: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邱兴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族群认同与宗教认同[D];上海大学;2009年

4 李志芬;以色列民族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5 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黄少华;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D];兰州大学;2009年

7 高源;清真寺的社会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金玉萍;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电视使用——托台村维吾尔族受众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赵红梅;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史利平;安顺屯堡社会组织的教育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才全;居住在蒙古国的内蒙古蒙古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肖丽丹;半山客族群认同的维系与变动[D];中山大学;2010年

3 李江江;二十世纪以来美国族群认同与公民意识教育的变迁[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卢飞斌;菲律宾华族中学生族群认同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青梅;文化旅游背景下的族群认同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6 高彩云;偏人族群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杨光莹;汉族居住区内回族学生的族群认同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焦彦晨;《南洋商报》与马来西亚华人的族群认同建构(2001-2010)[D];暨南大学;2012年

9 刘晓霞;农村维吾尔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建构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10 韩东春;国际移民背景中的族群认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02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02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3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