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佛经翻译及其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08 12:04

  本文关键词:佛经翻译及其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佛经 翻译 影响 佛教


【摘要】: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佛经的翻译及其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影响。课题的来源于日常学习中的灵感和美国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启发。尤金、奈达以研究《圣经》的翻译而闻名于世,并且促进了他的翻译理论的研究。而笔者认为,同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也同样具有研究的价值,而且佛经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佛经的翻译。而从翻译学的角度研究佛经的翻译及影响,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缺乏系统的研究。 选题依据 1、佛教是一种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宗教,其内容之广博深奥,并且其典籍之浩瀚,是世界上其它的宗教都无法与之相比较的。 2、一部中国翻译史,有半部是佛经翻译史。这一现象值得研究。 3、佛教的传播及佛经的翻译对东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鉴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只研究佛经翻译及其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 4、历史上不乏学者对佛教、佛经的深入研究,但是从翻译学的角度去系统研究还是比较少的。 具体内容 第一章 论述了佛经是如何产生的。包括佛经的创立者、佛经的四次大的结集、“佛”与“浮屠”两个术语的来历。 第二章 叙述了佛教的传播。包括佛教的传播特点、传播所用的语言、佛教在亚洲的传播路线及其佛教在中国传播及走向繁荣的原因(含佛经的翻译的影响)。 第三章 佛经的翻译论述了从东汉到唐宋各代佛经翻译家的翻译活动。 第四章 考察了文化的双向选择,即印度佛教输入中国的考察,论述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五章 讨论了佛经翻译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本章主要论及了佛教及佛经翻译与中国名辩思想的比较。对比了佛教因明逻辑与西方古典逻辑和中国的名辩逻辑的异同和特点。论述了慧施、公孙龙等人的哲学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关系。 第六章 探讨了佛经翻译与佛教的传播与魏晋玄学思想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以及对刘勰的《文心雕龙》这一重要著作的影响。论述老庄哲学与佛教般若学的相互影响。 第七章 说明了隋唐时期佛经的翻译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佛教因明逻辑对中国逻辑学的影响和关系。提到了玄奘翻译的因明学著作和在因明学研究中的巨大贡献。 第八章探讨了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学思想的之间的关系。 教义学的翻译的引入与文学新概念。 题。②关于“心性的向题。③关子 共包括:① 包括第一方面,佛 关于“真实”的问 “形神”的问题。第二方面论及 了佛经中言、意的关系对中国同一问题的启示。第三方面关于“境 界”的问题,含取景、造景和缘景。第四方面说明了以禅喻诗。 附录1佛经的名称与翻译 附录2本论文涉及到的一些佛教及佛经术语(含自己创造的一些术语)。
【关键词】:佛经 翻译 影响 佛教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B94
【目录】:
  • Abstract8-11
  • Chapter One11-13
  • 1 The Outline11-13
  • 1.1 The Creation of Buddhism Sutras11
  • 1.2 The Four Collections of Buddhism Sutras11-12
  • 1.3 The Origin of the Set of two words12-13
  • Chapter Two13-15
  • 2 The Outline13-15
  • 2.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reading of Buddhism13
  • 2.2 The Language of the Spreading of Buddhism13-14
  • 2.3 The Spreading Routes of the Buddhism in Asian14
  • 2.4 Why Buddhism be Accepted and Flourish in China14-15
  • Chapter Three15-24
  • 3 The Outline15-24
  • 3.1 The Translators of Sutras in East Han Dynasty16-17
  • 3.2 The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ors in Three Kingdoms17-18
  • 3.3 The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ors in Wei and East Jin Dynasty18-20
  • 3.4 The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ors in East Jin and 16 Kingdoms20
  • 3.5 The Four Great Sutras Translators20-23
  • 3.6 The Periods of the Spreading of Buddhism23-24
  • Chapter Four24-28
  • 4 The Outline24-28
  • 4.1 The India Buddhism Began to Come to China24-25
  • 4.2 India Buddhism was widely Spreading into China25-26
  • 4.3 India Culture was Accepted and Absorbed by Chinese26-27
  • 4.4 Conclusion27-28
  • Chapter Five28-44
  • 5.1 Buddhism and The Thought of Nomination and Debate28-32
  • 5.2 Hui Shi32
  • 5.3 Yin Wenzi32-33
  • 5.4 Gongsun Long33-36
  • 5.5 The Decline of the Schools of Nameology36-39
  • 5.6 Conclusion39-44
  • Chapter Six44-58
  • 6 The Famous Monks Made Friends with the Famous Scholars44-58
  • 6.1 The Famous Monks Made Friends with the Famous Scholars45-49
  • 6.2 Metaphysical Buddhism and the Topics and Diction of Metaphysical Talking49-53
  • 6.3 The Theories of Buddhism and the Languages of Metaphysics53-58
  • Chapter Seven58-63
  • 7 Sui and Tang Dynasties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ion58-63
  • 7.1 The Religious Policy and Religious Sects in Tang Dynasty58
  • 7.2 Hetuvidyā58-60
  • 7.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cient Hetuvidyā and New Hetuvidyā60-61
  • 7.4 Two Sets of Concepts61-63
  • Chapter Eight63-79
  • 8 The Outline63-79
  • 8.1 The Buddhism Semantics Translation in The Six Dynasties and the New Concepts of Literary Creation64-69
  • 8.2 The Problem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Meaning69-71
  • 8.3 The Theory of States and Realm (Situations)71-73
  • 8.4 The Dhyāna Poems73-79
  • Bibliography79-81
  • Appendix Ⅰ81-84
  • Appendix Ⅱ84-8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喻湘波;论佛经汉译对汉语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艳;顺应论视角下《金刚经》英译策略比较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13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13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f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