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的生死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利玛窦的生死观研究
【摘要】:明末清初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将天主教信仰与中国儒家文化相结合,开启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其关于生死的讨论更是引起了晚明士大夫的广泛关注,本文着眼于利玛窦的生死观,在介绍其生死观的神哲学背景的基础上,从天主教神学教义以及个体生命伦常的层面阐述了其生死观的具体内容,并基于文本解读,分析了其生死观在儒家文化视域下的表达方式。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利玛窦生死观的神哲学背景以及晚明的思想界概况。托马斯的灵魂论以及“轻生崇死”的幸福观是利玛窦生死观的哲学基础;耶稣会创始人罗耀拉的《神操》作为耶稣会士的修身法典,也是利玛窦生死观的来源之一;处于动荡时期的晚明社会,人们对生死问题的关注以及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为利玛窦宣介天主教的生死观提供了契机。第二部分从天主教神学教义的层面阐述了利玛窦生死观的核心论题:人论、灵魂论及后世论,围绕天人关系对人的认识确立了人与天主合一的终极目标,笃信天主的赏善罚恶预设了灵魂的不朽,灵魂不朽又导向天堂地狱的存在,人性善恶、灵魂不朽以及天堂地狱之赏罚共同构成了利玛窦在神学教义上对生死的讨论。第三部分从个体生命安顿的层面阐述利玛窦对生与死的态度,现世的种种苦难以及生命的脆弱性与有限性使得利玛窦将后世作为人的真正归宿,现世只是人的暂时寄居之地,死是度尽苦海、届岸归家,由此形成了“常念死候”的态度,并提出了“和于主、和于人、和于己”的解决生死之道。最后一部分论述了利玛窦生死观在儒家文化视域下的表达方式,即以儒家经典中与天主教教义相似的概念、词句表述灵魂不朽与天堂地狱的教义;在儒家伦理道德的语境以及现世关怀的视域之下建构其生死观的合理性。利玛窦融汇儒学概念与思维方式表述的天主教生死观在人的完善上与儒家有着相似的追求,使其生死观的中国式表达能在儒学的语境下展开并产生影响。
【关键词】:利玛窦 灵魂不朽 常念死候 儒学式表达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976.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2
- 第一章 利玛窦生死观的神哲学背景12-17
- 1.1 天主教的上帝论、宇宙论、人论与末世论12-13
- 1.2 托马斯·阿奎那的灵魂论与幸福观13-14
- 1.3 耶稣会及其修身经典《神操》14-15
- 1.4 晚明思想界概况15-17
- 第二章 以天主教神学教义为前设的生死观17-24
- 2.1 基于天人关系的人性善恶论17-19
- 2.2 灵魂论及其灵魂不朽的证明19-22
- 2.3 天堂地狱之赏罚22-23
- 小结23-24
- 第三章 从个体生命层面展开的生死观24-32
- 3.1 现世为侨寓之所24-25
- 3.2 死是届岸归家25-29
- 3.2.1 向死而生26-27
- 3.2.2 常念死候27-29
- 3.3 善备死候之法29-31
- 小结31-32
- 第四章 利玛窦生死观的儒学式表达32-37
- 4.1 引用儒学经典的表述32-35
- 4.2 借用儒学思维方式的表述35-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0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40-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必成;章太长;;试论利玛窦的灵活性传教方法[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闫莉;;从利玛窦的中国形象析西方人看中国的视野[J];传承;2009年20期
3 薄海昆;;利玛窦传奇的海陆两栖旅行家[J];中国文化遗产;2010年02期
4 杨英;;论利玛窦的科学传教[J];黑龙江史志;2010年07期
5 林金水;代国庆;;利玛窦研究三十年[J];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6期
6 庞乃明;;晚明所见利玛窦名称字号琐谈[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徐军;;利玛窦传教中的文化因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0期
8 王超杰;;交流与碰撞——利玛窦视野下的中国法律[J];肇庆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钟鸣旦;代国庆;林金水;吴小新;;利玛窦:因人成己[J];学术研究;2012年08期
10 伊拉里奥·菲奥雷,白凤阁 ,赵泮仲;画家利玛窦[J];世界美术;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奕望;吴鸿洲;;“利玛窦规矩”与中医药交流[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庆余;;利玛窦携物考[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一辑)[C];1981年
3 金国平;吴志良;;从自鸣钟探讨利玛窦居留北京的内幕[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4 贺树德;;“西学东渐”的先行者——利玛窦[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5 林金水;;利玛窦交游人物表[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一辑)[C];1981年
6 宋荣培;;利玛窦向中国文人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意义[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一辑[C];2010年
7 戴继诚;;中极玲珑 外极朴实——利玛窦的人格特质[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九辑[C];2009年
8 刘克敌;;受青睐的与被冷落的——明末基督教进入中国的策略与失误[A];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 总第十三辑)[C];1995年
9 宋芝业;;“几何”与“几何之学”的命名——从数学思想史的视角看徐光启与利玛窦对“几何”与“几何之学”的理解[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知远;利玛窦的方式[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2 王青笠;利玛窦 创造过汉字的老外[N];华夏时报;2010年
3 资深报人 丁刚;利玛窦的能量[N];东方早报;2010年
4 美国汉学家 史景迁;西人眼中的利玛窦[N];文汇报;2012年
5 刘子刚;利玛窦眼中的考试[N];中国测绘报;2000年
6 沈一民;利玛窦和李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包光潜;利玛窦与《交友论》[N];中国档案报;2010年
8 记者 周舒 实习生 王菲宇;利玛窦:回头十万里[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婷;利玛窦 穿越400年的中国聚会[N];文汇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马之恒;利玛窦特展:16世纪的科技使者[N];北京科技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中泽;晚明中西性伦理的相遇[D];中山大学;2001年
2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3 刘泓呈;中国法:走在想象与真实之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孝德;利玛窦笔下的中国形象[D];山东大学;2011年
2 袁炳婕;《文化中国的话语长城》第二章翻译实践报告[D];新疆大学;2015年
3 陈夏玲;明末清初天主教在杭州地区的渗透与士人的互动[D];复旦大学;2014年
4 王静;利玛窦的生死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符金宇;利玛窦中文译著中文学重写现象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6 马春华;利玛窦传教策略及其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严晓,
本文编号:831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31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