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尼采《敌基督》中的耶稣

发布时间:2017-09-12 15:21

  本文关键词:尼采《敌基督》中的耶稣


  更多相关文章: 尼采 价值 道德 耶稣 孩子


【摘要】:尼采自称是西方历史上最坚定的“敌基督者”(Antichrist),其对道德和宗教的批判无疑是属于他哲学中最有名的部分,尼采对于基督教的反对迥异于以往哲学家对于基督教的批判。那么尼采又究竟是从什么意义上去反对基督教,他显然并不关注神学意义上的讨论,而是以基督教的根本逻辑出发进行反对,这种逻辑就是一种“罪与罚”的逻辑,一种道德定义下的报偿与惩罚的逻辑。 而这种基督教的根本逻辑在尼采看来是一种出于弱者的“怨恨”的逻辑,弱者出于自我保存的需要,开始构建出一个背后价值中立的世界,一个道德在其背后发出声音的世界,使得强者因出于自身力量所做的适合本性之事,成为一种道德定义下的“恶”,这种将自然意义上“好”与“坏”价值颠倒为“善”与“恶”价值的逻辑,实现了一场奴隶道德的造反,使得属于弱者的“罪与罚”之逻辑开始统治世界,最终戕害了人更为有价值的生命,更使得基督教下的人并不在关注真实生命,反而看向虚幻的彼岸世界。 尼采认为基督教的创始人实际上是保罗,而不是耶稣,保罗解释了耶稣之死,并将耶稣否定的“罪与罚”的逻辑,实际上又重新归给了基督教。而这种歪曲正是因为耶稣形象匮乏真实的历史,属于耶稣的记载都是信仰,而非真实。但是耶稣十字架上的行动仍然留下了其心理学类型的特点,而正是这一特点影响了后来的整个基督教。而保罗对于耶稣形象的曲解,实际上也正是基于耶稣的心理学类型特点,也正是这种心理学类型倾向导致了整个基督教对于现实世界的否认,而转移为对彼岸世界的信以为真的肯定和向往。但是在此还包含着一个复杂的问题就是,通常认为犹太人是反耶稣的,而恰恰又在耶稣身上贯彻了犹太人的逻辑,使得犹太人实现了其对世界的整个复仇,对于现实世界的彻底否认。这在尼采看来实际上是一种仇视生命的虚无主义。 这种虚无主义并非是尼采的一种创造,而是深植于整个基督教的思想之中,并且基督教作为一种柏拉图主义的变形,某种程度上虚无主义也是整个形而上学史所孕育出来的。而尼采又并非在揭示虚无的意义上使得一切成为虚无,尼采认为当从这种戕害生命的沉重历史锁链中挣脱出来时,,还要从这种锁链的挣脱中再次挣脱出来。如同尼采评估一切价值,并非仅仅是把颠倒的价值再重新颠倒便可以完成的,这种新价值的理想就需要我们去接近尼采关于永恒轮回的思想,并照见其对于未来哲学家的理想,在其中去探窥尼采意义上一个真正的人所要担负之责。
【关键词】:尼采 价值 道德 耶稣 孩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516.47;B97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1章 基督教的内在逻辑11-17
  • 1.1 “好”“坏”的价值颠倒为“善”“恶”的价值11-12
  • 1.2 追溯犹太教的历史—“奴隶道德”的造反12-13
  • 1.3 怨恨的逻辑13-14
  • 1.4 基督教逻辑的最终结果:虚无主义14-17
  • 第2章 耶稣的形象17-25
  • 2.1 保罗塑造的狂热形象17-20
  • 2.2 尼采关注的“心理学类型”20-23
  • 2.3 谎言与真理的关系23-25
  • 第3章 尼采所要建立的新价值25-30
  • 3.1 虚无主义的到来25-26
  • 3.2 对虚无主义的克服26-30
  •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3
  • 后记和感谢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故事 大道理[J];双足与保健;2010年01期

2 柴然;;柴然的诗[J];五台山;2011年06期

3 明飞龙;;成功,从弯腰开始[J];人生十六七;2002年10期

4 ;《圣马太蒙召》[J];科学大观园;2011年12期

5 黄怀军;;李石岑的尼采阐释[J];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6 王银辉;;格萨尔王与耶稣之人物形象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史修永;;强者的焦虑:重审尼采的审美现代性批判[J];兰州学刊;2011年07期

8 叶仲健;;谁亲眼见到丑陋的犹大[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1年07期

9 徐志福;;陈铨概说:清晰的一生与沉重的二十年[J];蜀学;2010年00期

10 叶仲健;;犹大的画像[J];思维与智慧;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军;;存在与虚无:论在哲学视野内的苏格拉底与耶稣之死[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2 欧阳谦;;“让我们像孩子一样的舞蹈”——尼采的“反基督教通告”[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狄良宝;;耶稣附体家庭感应性癔症4例报告[A];第四届文化精神病研究报告选编[C];1993年

4 赵修义;;尼采非道德主义辨析[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5 修斌;;德国哲学研究时期的王国维与日本——以王国维的尼采研究为中心[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红岭;;《共产党宣言》与现代欧洲虚无主义[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洪嘉櫋;巫宜梊;灻居仁;;up氃字舆up氃奮奮_Y姙意初探[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敦华;;《约翰福音》与海德格尔的真理观[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居阅时;刘阳;;解经的重要途径——植物象征义对《圣经》的解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魏丹;;当前福安天主教教友的社会生活[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舜涛;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三[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记者 陈克勤;以色列拿撒勒发现耶稣时代古宅[N];光明日报;2009年

3 赵广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尼采的道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杨舜涛;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杨舜涛;耶稣的十二门徒之四[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本报驻布拉格记者 任鹏;“圣诞老人”形象在捷克遭遇文化抵制[N];光明日报;2008年

7 李平晔;亦幻亦真说耶稣[N];中国民族报;2002年

8 黄陵渝;苦路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杨舜涛;耶酥的十二门徒之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傅浩;踏访耶稣的遗迹[N];中华读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海勇;人的自然化[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学谦;酒神狂歌与刑天之舞[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院成纯;论尼采的生命学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4 黄怀军;中国现代作家与尼采[D];四川大学;2007年

5 郭晓霞;性别、族群、宗教与文学[D];河南大学;2009年

6 戚尔达;保罗·尼采与杜鲁门时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订[D];复旦大学;2011年

7 王莹;地方基督徒的身份建构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8 王磊;圣经寓言故事的认知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Courtney A. Hogarth(山孩子);忆之根,梦之技[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林苗;中国新教赞美诗集《普天颂赞》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霖;尼采《敌基督》中的耶稣[D];吉林大学;2012年

2 罗勇;关于尼采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李羚维;生命的拯救——尼采身体美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郭彩凤;审美视野下对尼采修辞语言观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建志;尼采反现代性思想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明;论尼采“重估一切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亭;纪伯伦对尼采的接受与疏离[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杨文超;论尼采的师生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谢先钰;尼采道德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勉;尼采的审美创造观[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7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37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1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