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及现代性反思

发布时间:2017-09-13 09:39

  本文关键词: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及现代性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基督教 现代性 理性主义


【摘要】:在20世纪50—60年代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从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传统出发,对斯大林主义和教条主义持激烈反对态度并以在总体上重建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己任的理论家,史称“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者”,科拉科夫斯基就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一员,而且是领军人物。但是到了其理论生涯的后期,科拉科夫斯基的思想却发生了巨大转变:面对西方社会和文化的历史性难题,科拉科夫斯基立足于宗教,设计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脱困之路,即通过向以无条件的信赖为核心的,以个体道德上的忠实态度为突出表征的传统基督教信仰的复归来挽救现代化进程中,超越性诉求被取消、精神家园坍塌的危机。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科拉科夫斯基将基督教的产生、发展、衰落、复兴、历史意义及当下使命均嵌入到西方文化的大背景和现代性的视域中进行考察。一方面,这一独特理论构建对现代性理论和宗教哲学本身来说,的确是一次创新与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背景,科拉科夫斯基的宗教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是科拉科夫斯基对马克思主义由误解到失望最后直至宣布放弃后所找到的代替品,因此这一理论除了具有其他宗教哲学所共有的缺陷外,还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矛盾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人本学的批判视角与宗教主义立场的冲突。
【关键词】:基督教 现代性 理性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513;B978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2
  • 导论12-23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3-18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8-21
  • 三、论本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21-23
  • 第一章 西方文化视域中的基督教与现代性23-70
  • 第一节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模铸25-58
  • 一、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精神领域的影响26-47
  • 二、基督教对西方社会生活的影响47-58
  • 第二节 宗教改革加速现代性的步伐58-69
  • 一、宗教改革与理性精神的萌芽59-62
  • 二、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62-69
  • 本章小结69-70
  • 第二章 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的总体透视70-119
  • 第一节 神话:经验世界的超验把握70-83
  • 一、神话的合法性70-74
  • 二、神话思维模式与认识论探讨74-83
  • 第二节 信仰:基督教的内在核心83-98
  • 一、对“神义论”的质疑84-88
  • 二、对“上帝存在之理性证明”的驳斥88-93
  • 三、对神秘论的批判93-98
  • 第三节 信仰的衰落是一个过程98-117
  • 一、围绕奥古斯丁的五个命题展开的争论99-112
  • 二、关于所谓的基督教危机112-117
  • 本章小结117-119
  • 第三章 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中的现代性反思119-153
  • 第一节 关于现代性本身的思考120-128
  • 第二节 信仰的衰落与理性的误用128-141
  • 第三节 信仰危机与道德的困境141-152
  • 本章小结152-153
  • 第四章 比较学视域下的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153-216
  • 第一节 科拉科夫斯基与马克思的宗教理论153-193
  • 一、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回溯153-171
  • 二、科拉科夫斯基对马克思宗教理论的背离171-193
  • 第二节 科拉科夫斯基与其他西方学者的宗教理论193-214
  • 一、与卡尔?巴特神学理论的比较194-209
  • 二、与保罗·蒂里希神学理论的比较209-214
  • 本章小结214-216
  • 第五章 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216-238
  • 第一节 科拉科夫斯基开创了宗教哲学发展的新理路216-222
  • 第二节 科拉科夫斯基提供了现代性批判的新视野222-230
  • 第三节 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的局限性230-236
  • 本章小结236-238
  • 结语238-240
  • 参考文献240-249
  • 致谢249-250
  •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50-251
  • 详细摘要251-2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思孝;马克思与宗教和宗教艺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2 王礼平,黄伟;西美尔与马克思宗教社会观比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林振草;;“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辨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4 李士菊,郝瑞斌;学生时代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变化——从《中学毕业作文》到《博士论文》[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李士菊;从宗教异化到劳动异化——青年马克思宗教思想发展的文本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卢生芹;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立与发展[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许焕新,王训礼;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唯心论、形而上学宗教观的对立[J];济南大学学报(综合版);1997年04期

8 汤夺先,张利洁;论马克思的宗教观[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贾海英;论马克思宗教理论的现代发展[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10 王志军,刘玉东;论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理论与现实意义[J];理论探讨;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842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42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2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