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禅的理论、实践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13 21:27
本文关键词:论生活禅的理论、实践及意义
【摘要】:在佛教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向来以“契理契机”作为说法传教的根本原则。为革除中国传统佛教的积弊,应对近现代以来中国佛教面临的种种挑战,实现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民国时期的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理论架构,并推行“教理、教制、教产”的三大革命。继承太虚大师遗志,赵朴初居士、印顺导师、星云大师、净慧长老等中国佛教界领袖人物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积极推进“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 为了落实“人间佛教”思想,适应时代要求,找到实践“人间佛教”的具体修行方法,大陆“人间佛教”的第三代代表人物净慧长老经过多年思考,提出了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为宗旨的“生活禅”修行理念,主张“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把修行和生活打成一片。并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七届“生活禅夏令营”和七届“禅文化夏令营”,在大陆佛教界和知识分子群体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中国近现代佛教为背景,以佛教现代化为观察视角,梳理探讨了“生活禅”的理论体系、实践方式以及其重大意义。在论文行文中,始终贯彻“佛教传统”——“禅宗传统”——“生活禅理念”这样层级展开的内在思路,力求从佛教和禅宗传统中寻找生活禅的教理依据和传承渊源,在此基础上论述生活禅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展现了生活禅从发菩提心、树般若见、修息道观,到做人做事的方针以及生活禅的推广形式等整个理论和实践体系,彰显生活禅在拓展和深化“生活”内涵、提升生命境界和普世价值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净慧长老 生活禅 觉悟 奉献 息道观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4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6-7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7-12
- (一) 关于禅宗的研究7
- (二) 关于中国近现代佛教的研究7-10
- (三) 关于宗教生活化的研究10-12
- (四) 关于“生活禅”的研究12
- 三、研究思路及框架12-14
- 第一章 生活禅提出的佛教背景14-20
- 一、近现代佛教的衰颓以及面临的挑战14-16
- 二、近现代佛教的积弊以及复兴的契机16-20
- 第二章 生活禅的理论体系20-33
- 一、生活禅的宗旨20-25
- (一) 生活禅是人间佛教的具体实践20-22
- (二) 生活禅是传统禅法的现代表达22-25
- 二、生活禅的教典依据25-33
- (一) 修学生活禅的四个要点27-28
- (二) 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28-31
- (三) 发扬“六和敬”的人际原则31-33
- 第三章 生活禅的实践形式33-40
- 一、修行方法33-37
- 二、推广形式37-40
- 第四章 生活禅的意义40-51
- 一、生活禅对“生活”概念的拓展与深化40-44
- 二、生活禅对生命境界的提升44-47
- 三、生活禅中的普世价值47-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8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小丽;人间佛教的现实展开[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5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845995.html